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45页 |
1.1 细胞色素P-450简介 | 第11-14页 |
1.1.1 细胞色素P-450的晶体结构 | 第11-12页 |
1.1.2 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循环 | 第12-14页 |
1.2 酶模型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卟啉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5-28页 |
1.3.1 卟啉的化学简介 | 第15-17页 |
1.3.2 卟啉化合物的应用 | 第17-23页 |
1.3.3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3-27页 |
1.3.4 金属卟啉配位物的合成 | 第27-28页 |
1.4 酶模型卟啉化合物的修饰 | 第28-40页 |
1.4.1 卤素修饰的卟啉化合物 | 第29页 |
1.4.2 长链烷氧基金属卟啉合成 | 第29-30页 |
1.4.3 尾式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第30-32页 |
1.4.4 冠醚-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第32-34页 |
1.4.5 环糊精-卟啉的合成研究 | 第34-35页 |
1.4.6 杯芳烃-卟啉的合成研究 | 第35-38页 |
1.4.7 高分子负载化金属卟啉配位物 | 第38-39页 |
1.4.8 无机物修饰 | 第39-40页 |
1.5 杯芳烃化学简介 | 第40-45页 |
1.5.1 杯芳烃的发展状况 | 第40-41页 |
1.5.2 杯[n]芳烃的合成 | 第41-42页 |
1.5.3 杯芳烃的应用 | 第42-4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5-53页 |
2.1 合成路线设计一 | 第45-47页 |
2.2 合成路线设计二 | 第47-48页 |
2.3 合成路线设计三 | 第48页 |
2.4 合成路线设计四 | 第48-51页 |
2.5 合成路线设计五 | 第51-52页 |
2.6 模拟酶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53-82页 |
3.1 主要原料、试剂 | 第53-56页 |
3.2 实验分析方法及仪器 | 第56-57页 |
3.3 主要原料的处理 | 第57页 |
3.3.1 吡咯的处理 | 第57页 |
3.3.2 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的处理方法 | 第57页 |
3.4 实验操作 | 第57-82页 |
3.4.1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57-61页 |
3.4.2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第61-70页 |
3.4.3 尾式卟啉的合成 | 第70-76页 |
3.4.4 杯[4]芳烃-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第76-79页 |
3.4.5 金属-卟啉配位物的合成 | 第79-81页 |
3.4.6 卟啉类模拟酶的催化性能实验 | 第81-82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82-110页 |
4.1 对叔丁基杯[n]芳烃(n=4、6)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82-90页 |
4.1.1 对叔丁基杯[n]芳烃(n=4、6)的合成 | 第82-85页 |
4.1.2 对氢杯[n]芳烃的合成 | 第85-87页 |
4.1.3 二酯的合成及探讨 | 第87-89页 |
4.1.4 二酸合成的探讨 | 第89-90页 |
4.1.5 合成酰氯型杯[4]芳烃的探讨 | 第90页 |
4.2 四苯基卟啉的合成 | 第90-96页 |
4.2.1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机理 | 第90-92页 |
4.2.2 反应影响因素的讨论 | 第92-95页 |
4.2.3 单羟基卟啉的合成 | 第95-96页 |
4.3 溴化反应的研究 | 第96-97页 |
4.4 尾式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第97-102页 |
4.4.1 尾式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 | 第97-98页 |
4.4.2 产物的结构分析 | 第98-102页 |
4.5 杯芳烃-卟啉化合物合成研究 | 第102-105页 |
4.5.1 杯芳烃-卟啉化合物合成研究 | 第102-104页 |
4.5.2 杯芳烃-卟啉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104-105页 |
4.6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第105-107页 |
4.6.1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106-107页 |
4.6.2 产品结构确定 | 第107页 |
4.7 卟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107-110页 |
4.7.1 反应方程式 | 第107-108页 |
4.7.2 催化氧化实验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