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 第1-7页 |
第一章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再利用研究理论实践综述 | 第7-18页 |
·研究范围的概念界定: | 第7-8页 |
·对历史建筑保护相关文献的再挖掘: | 第8-10页 |
·从保护历史到保护文化 | 第8页 |
·相关文献与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第8-10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理论观点: | 第10-11页 |
·国内外旧建筑改造思想简述 | 第10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理论观点汇总 | 第10-11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典型实践: | 第11-15页 |
·西方国家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典型实践 | 第11-13页 |
·国内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典型实践 | 第13-15页 |
·旧建筑及其内部空间改造研究实践不容忽视的问题: | 第15-18页 |
·重视建筑外部环境更新而轻视内部空间改造 | 第15页 |
·内部空间改造等同于室内装饰 | 第15-16页 |
·内部空间改造与商业化 | 第16-17页 |
·改造思想与实体建筑的异步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概念剖析 | 第18-34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普遍性: | 第18-20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是应对当前城市发展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 第18-19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是各种旧建筑更新改造模式的交集 | 第19-20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 | 第20-23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与“新陈代谢”理论 | 第21-22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与建筑物质潜能的再利用 | 第22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与城市街区的历史连续性 | 第22-23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对人的直接关怀: | 第23-26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的灵魂在于固化在其中的生活 | 第23-25页 |
·以行为建筑学的相关思想分析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第25-26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独特性: | 第26-34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可以避免关于“风格”的讨论 | 第26-27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逻辑性表述 | 第27-30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追求个性空间和文化氛围营造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案例类型解析 | 第34-47页 |
·一般旧建筑改造: | 第34-41页 |
·建筑单体改造 | 第34-40页 |
·封闭社区改造 | 第40-41页 |
·历史建筑改造: | 第41-47页 |
·一般历史建筑改造 | 第42-44页 |
·建筑遗迹改造 | 第44-47页 |
第四章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特征、方法和思路 | 第47-67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特征类别解析: | 第47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前期策划: | 第47-50页 |
·对旧建筑进行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定位 | 第47-48页 |
·对旧建筑的空间结构进行评价 | 第48-49页 |
·旧建筑设备设施的更新计划 | 第49页 |
·旧建筑功能置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第49-50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语言: | 第50-55页 |
·高技表现 | 第50-51页 |
·混凝土表现 | 第51-52页 |
·木结构表现 | 第52页 |
·异性体表现 | 第52-53页 |
·构件雕塑化表现 | 第53-54页 |
·极少表现 | 第54-55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空间模式: | 第55-61页 |
·空间拆分 | 第55-58页 |
·重组空间 | 第58-61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应对思路: | 第61-64页 |
·突出历史的厚重感,强调文化内涵 | 第61-62页 |
·综合利用现状,强调新旧之间的逻辑性,整体设计 | 第62页 |
·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丰富建筑的亮点空间 | 第62-64页 |
·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中的结构变更方案: | 第64-67页 |
·加固旧建筑的维护结构 | 第64-65页 |
·修改原有的建筑结构 | 第65页 |
·采用全新独立的结构承重体系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旧建筑内部空间更新改造尝试 | 第67-78页 |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中庭改造尝试: | 第67-71页 |
·改造背景和改造难点 | 第67页 |
·改造定位 | 第67页 |
·改造设计详解 | 第67-70页 |
·结合技术的改造设计构想 | 第70-71页 |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物理教研室改造尝试: | 第71-78页 |
·改造背景和定位 | 第71页 |
·再生的构思 | 第71-78页 |
部分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