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裂缝性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研究

1 绪论第1-13页
   ·研究的意义第7-8页
   ·研究现状及分析第8-11页
     ·对裂缝的研究第8页
     ·应力敏感性的研究第8-10页
     ·裂缝流动特性的研究第10-11页
     ·近井地带的应力分布第1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1-13页
2 天然裂缝性储层的地质特征第13-23页
   ·裂缝和裂缝性储层的定义第13-14页
   ·裂缝的成因及分类第14-15页
   ·裂缝和裂缝网络的几何形态第15-19页
     ·裂缝的开度第15-17页
     ·计算裂缝开度的常用方法第17页
     ·裂缝的方向第17-18页
     ·裂缝的密度第18-19页
   ·裂缝储层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第19-20页
   ·裂缝的连通性第20-21页
   ·裂缝的充填特性和溶蚀改造第21页
   ·裂缝分布的控制因素第21-22页
   ·储层裂缝的探测与识别第22-23页
3 裂缝网络渗流特性分析第23-42页
   ·引言第23-24页
   ·各向异性介质的渗流规律第24-25页
   ·渗透张量的特性第25-28页
     ·满足坐标变换规律第25-26页
     ·满足张量的代数运算第26页
     ·渗透张量的主值和主轴第26-27页
     ·各向异性的评价第27-28页
     ·渗透率场第28页
   ·流体在裂缝内的流动第28-30页
   ·裂缝的渗透张量模型第30-37页
     ·单条水平裂缝的渗透张量第30-32页
     ·一组平行裂缝的渗透率第32-36页
     ·多组平行裂缝的渗透率第36-37页
   ·裂缝的随机模型第37-38页
   ·实例计算第38-41页
     ·地质背景第38-39页
     ·数学模型第39页
     ·计算渗透张量第39-41页
   ·小结第41-42页
4 岩石裂缝闭合机理分析第42-56页
   ·裂缝表面的微观形态第42-48页
     ·裂缝面的测量第42-43页
     ·裂缝表面形态特征第43-44页
     ·裂缝表面的描述第44-45页
     ·微凸体的几何特征第45-47页
     ·合成表面和裂缝开度第47-48页
   ·裂缝的微观弹性接触机理第48-52页
     ·微观弹性接触模型第48-50页
     ·微观弹性接触过程第50-51页
     ·接触过程中的塑性问题第51-52页
   ·裂缝接触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第52-53页
   ·裂缝的闭合实验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5 裂缝性储层应力敏感性分析第56-69页
   ·储层裂缝受力分析第56-60页
     ·地应力的概念第56页
     ·影响地应力的因素第56-57页
     ·地应力的估算模型第57-58页
     ·作用在裂缝面上的法向应力第58-59页
     ·有效应力第59-60页
   ·CMS-300气测实验第60-63页
   ·裂缝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与定量描述第63-68页
     ·应力敏感性的定量描述第63页
     ·储层裂缝开度的计算与预测第63-68页
   ·小结第68-69页
6 近井地带的裂缝应力敏感性第69-85页
   ·地下岩石的力学特性第69-71页
     ·岩石的弹塑性第69页
     ·围压对岩石性质的影响第69-70页
     ·裂缝对岩石特性的影响第70-71页
     ·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第71页
   ·近井地带应力的二次分布第71-78页
     ·模型假设第71-72页
     ·井眼与地层坐标系的变换第72-73页
     ·井壁周围岩体内的应力分布及求解第73-76页
     ·影响井壁周围应力分布的因素第76-78页
   ·近井地带裂缝应力敏感性第78-84页
     ·井壁裂缝的受力分析第79-81页
     ·井壁周围裂缝开度的分布第81-82页
     ·地应力组合对井壁裂缝开度的影响第82-83页
     ·井内液体压力对裂缝开度的影响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7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牌照自动定位系统研究
下一篇:哈密铁路分局管理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