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牌照自动定位系统研究
绪论 | 第1-9页 |
第一章 图像预处理 | 第9-13页 |
1.1 图像截取 | 第9页 |
1.2 图像预纠偏 | 第9-11页 |
1.3 灰度转换 | 第11页 |
1.4 截取最大牌照可能区域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预筛选及粗定位 | 第13-25页 |
2.1 预筛选 | 第13-16页 |
2.1.1 横向方差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横向方差预筛选 | 第14-16页 |
2.2 结合字符特征的筛选 | 第16-20页 |
2.2.1 寻找特征量 | 第16-20页 |
2.2.2 筛选 | 第20页 |
2.3 粗定位 | 第20-25页 |
2.3.1 区域连通 | 第21-23页 |
2.3.2 粗定位牌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汽车牌照精定位 | 第25-36页 |
3.1 Sobel变换 | 第25-26页 |
3.2 形态学变换 | 第26-32页 |
3.2.1 腐蚀 | 第28-30页 |
3.2.2 膨胀 | 第30页 |
3.2.3 开运算和闭运算 | 第30-32页 |
3.3 图像二值化 | 第32页 |
3.4 左右边缘精定位 | 第32-34页 |
3.5 上下边缘精定位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36-41页 |
4.1 理想结果 | 第36-38页 |
4.2 不太理想的结果 | 第38-39页 |
4.3 失败的例子 | 第39页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