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4页 |
一、增值税概论 | 第4-12页 |
(一)增值税的含义 | 第4-5页 |
1、增值税的定义 | 第4页 |
2、增值税的特点 | 第4-5页 |
(二)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 | 第5-7页 |
1、世界各国实行增值税的情况 | 第5-6页 |
2、增值税在世界风行的原因 | 第6-7页 |
(1)克服原流转税(销售税)重复征税的弊端 | 第6-7页 |
(2)地区经济合作的特殊需要 | 第7页 |
(3)调整税制结构的需要 | 第7页 |
(三)我国增值税的沿革 | 第7-12页 |
1、1984年税制改革我国设立增值税法 | 第7-8页 |
2、增值税与产品税、营业税的比较 | 第8-11页 |
(1)产品税、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原因 | 第8-9页 |
(2)增值税与产品税、营业税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 第9-11页 |
3、1994年新增值税条例的实施 | 第11-12页 |
二、增值税法对增值税类型的选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12-22页 |
(一)增值税的类型 | 第12-15页 |
1、消费型增值税 | 第12-14页 |
(1)消费型增值税的含义 | 第12-13页 |
(2)消费型增值税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 第13页 |
(3)消费型增值税对经济良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13-14页 |
2、收入型增值税 | 第14页 |
(1)收入型增值税的含义 | 第14页 |
(2)收入型增值税对经济的作用 | 第14页 |
3、生产型增值税 | 第14-15页 |
(1)生产型增值税的含义 | 第14-15页 |
(2)生产型增值税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 第15页 |
(二)我国现行增值税需要转型的原因 | 第15-18页 |
1、我国选择生产型增值税的历史原因 | 第15-16页 |
2、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对我国经济现况的不利影响 | 第16-17页 |
3、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第17-18页 |
(三)现行增值税转型方案的测算与分析 | 第18-22页 |
1、 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影响因素测算分析 | 第18-20页 |
2、增值税转型方案的设计和测算 | 第20-22页 |
三、增值税法对征收范围和纳税主体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22-29页 |
(一)增值税征收范围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1、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产生的弊端 | 第22-23页 |
(1)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善,内在制约机制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 | 第23页 |
(2)政策界限难以区分,征管实践中互相扯皮 | 第23页 |
(3)增值税和GDP不能同步增长 | 第23页 |
2、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 第23-27页 |
(1)我国目前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 第24-25页 |
(2)扩大部分范围的增值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第25页 |
(3)增值税扩大征收范围的可能性 | 第25-27页 |
(二)增值税纳税主体划分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划分标准过高 | 第27页 |
2、科学划分增值税两类纳税人标准 | 第27-28页 |
(1)划分两类纳税人的目的 | 第27-28页 |
(2)划分两类纳税人的标推和原则 | 第28页 |
3、两类纳税人征收率的确定 | 第28-29页 |
四、加入WTO对完善我国增值税法的促进 | 第29-33页 |
(一)现行增值税法在与WTO接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1、加入WTO对我国税法的要求 | 第29-30页 |
2、根据WTO的要求,增值税法与国际惯例的不符 | 第30-32页 |
(二)对照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增值税法现况的分析 | 第32-33页 |
1、我国增值税法体系不完善,欠缺由人大立法通过的专门法律 | 第32页 |
2、增值税立法档次太低,行政机关成为税收立法的主要机关,税收立法呈现立法行政化趋势 | 第32-33页 |
3、有关增值税法律问题虚置严重,难以保证执法的统一 | 第33页 |
4、税收程序立法滞后,影响执法的统一性,与WTO透明度原则相违背 | 第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