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调查及其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英文摘要第1-6页
前言第6-7页
一、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及其特征第7-15页
 (一) 新时期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共产党领导、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态度第7-10页
 (二) 新时期大学生对人生价值、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的态度第10-11页
 (三) 新时期大学生对现行教育、学习择业、校园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态度第11-14页
 (四) 新时期大学生对参加校内外公益性社会实践及家教经商打工的态度第14页
 (五)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状况的总特征第14-15页
二、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的成因分析第15-25页
 (一) 文明冲突模式:挑战——应战机制第15-17页
  1. 现阶段思想文化上的挑战与应战第16-17页
  2. 构成大学生思想应战的动力系统第17页
 (二) 二十年来大学生思想嬗变的轨迹第17-19页
 (三) 影响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客观因素第19-22页
  1. 大学生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19页
  2. 大学生政治思想与社会政治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19-21页
  3. 大学生政治思想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21页
  4. 大学生政治思想与社会科技教育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21-22页
 (四) 影响大学生政治思想的主观因素第22-23页
 (五)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反差与错位第23-25页
  1. 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几个反差第23-24页
  2. 大学生政治思想二律背反的错位第24-25页
三、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的对策研究第25-38页
 (一) 在应战中,思想政治工作宏观体系的构建第25-30页
  1. 强化“三个代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地位第25-26页
  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第26-27页
  3.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第27-29页
  4. 加强青年学生的道德、人生观教育第29-30页
 (二) 应战中,思想政治工作中观体系的构建第30-34页
  1. 以德育为核心,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第30-31页
  2. 规范、引导社会传播第31-32页
  3.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第32-33页
  4. 帮助大学生正确的社会参与第33-34页
 (三) 在应战中,思想政治工作微观体系的构建第34-38页
  1. 调适理想与现实、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第34-35页
  2. 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与培养第35-36页
  3.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6-37页
  4. 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第37-38页
结束语第38-39页
参考书目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的实践与理性探究
下一篇:中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