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21页 |
一、性骚扰问题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严重情形 | 第12-16页 |
二、部分国家或地区针对性骚扰所采取的对策 | 第16-18页 |
三、性骚扰问题在民事诉讼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 第18-21页 |
第一章 性骚扰的界定 | 第21-65页 |
一、部分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对于性骚扰的定义 | 第21-39页 |
二、对部分国、地区和国际组织之性骚扰定义的评析及对中国大陆地区性骚扰定义的思考 | 第39-47页 |
三、性骚扰的本质 | 第47-65页 |
第二章 性骚扰案件的民事案由 | 第65-83页 |
一、部分国家或地区有关性骚扰案件的案由 | 第65-72页 |
二、对中国性骚扰纠纷民事案由的思考 | 第72-83页 |
第三章 性骚扰案件中的当事人 | 第83-108页 |
一、性骚扰案件中的原告方当事人的确定 | 第83-85页 |
二、性骚扰案件中的被告加害方当事人的确定 | 第85-108页 |
第四章 性骚扰案件中的证据收集 | 第108-133页 |
一、我国性骚扰案件中证据收集困难的根本成因:现行民事诉讼中证据收集权限的错置 | 第108-119页 |
二、中国在性骚扰案件中的证据收集问题之思考 | 第119-133页 |
第五章 性骚扰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133-155页 |
一、欧盟与部分国家或地区在性骚扰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上采取措施之考察 | 第133-139页 |
二、性骚扰案件的类型划分 | 第139-144页 |
三、权力型性骚扰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144-151页 |
四、非权力型性骚扰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151-152页 |
五、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实施性骚扰的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152-155页 |
第六章 性骚扰案件的证明标准 | 第155-168页 |
一、民事诉讼中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之真正后果:误判机率大并将此风险在当事人之间进行了不公平的分配 | 第155-158页 |
二、性骚扰案件的证明标准减轻的法理基础 | 第158-164页 |
三、民事诉讼中性骚扰案件证明标准之减轻的实现方式 | 第164-168页 |
第七章 性骚扰案件中的品格证据运用 | 第168-178页 |
一、品格证据的概念 | 第168-169页 |
二、品格证据的相关性及其在性骚扰案件中的运用 | 第169-171页 |
三、品格证据的可采性及其在性骚扰案件中的运用 | 第171-178页 |
结语 | 第178-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90页 |
后记 | 第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