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权保护机制法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国有股权产生和保护的理论基石 | 第12-20页 |
第一节 产权的概念 | 第12-14页 |
一、产权概念的产生 | 第12页 |
二、产权概念的辨析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国有股权综述 | 第14-20页 |
一、国有股权的概念 | 第15页 |
二、国有股权的分类 | 第15-16页 |
三、国有股权和国家所有权的关系 | 第16-17页 |
四、国有股权保护的两个层次 | 第17-18页 |
五、国有股权保护的价值取向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国有股权保护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32页 |
第一节 国有股权保护的现状 | 第20-25页 |
一、国有资产授权管理制度 | 第20-21页 |
二、国有股权保护的问题分析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国有股权保护不当的深入分析 | 第25-32页 |
一、国有股权保护管理制度缺陷的理论分析 | 第25-28页 |
二、国有股权保护立法缺陷的理论分析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国有股权管理的体制创新 | 第32-41页 |
第一节 西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分析和借鉴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重塑国有股权出资人主体 | 第33-35页 |
一、人大作为国有股权出资人主体可行性 | 第33-34页 |
二、人大进行国有股权授权管理的制度设计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信托在国有股权授权运营机制中的适用 | 第35-38页 |
第四节 政府的监督职能设计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国有股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国有资产法》的立法建议 | 第41-44页 |
一、《国有资产法》立法的基础及指导思想 | 第41-42页 |
二、立法构架 | 第42-44页 |
第二节 《信托法》的立法完善 | 第44-47页 |
一、确立委托人资格审查制度 | 第45页 |
二、确立受托人资格选任制度 | 第45-46页 |
三、确立信托合同登记备案制度 | 第46页 |
四、确立受托人破产隔离制度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公司法》的立法完善 | 第47-49页 |
一、确立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 | 第47-48页 |
二、完善《公司法》关于股权的信托行使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