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主体性教育概述 | 第11-15页 |
·主体性教育内涵 | 第11-12页 |
·主体 | 第11页 |
·主体性 | 第11页 |
·主体性教育的涵义 | 第11-12页 |
·主体性教育的客观意义 | 第12-15页 |
·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 第12-13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 第13页 |
·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 | 第13-14页 |
·个人终身发展的需求 | 第14-15页 |
第2章 新课改形式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 第15-18页 |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 第15-16页 |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 第15页 |
·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性 | 第15-16页 |
·农村地区数学课堂现状 | 第16-18页 |
·教学目标缺乏创造性 | 第16-17页 |
·教学对象缺乏主体性 | 第17页 |
·教学过程存在严重的预定性、形式化,缺乏灵活的变化 | 第17-18页 |
第3章 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第18-23页 |
·教学模式 | 第18-19页 |
·教学原则 | 第19-20页 |
·民主性教学原则 | 第19-20页 |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 第20页 |
·过程教学原则 | 第20页 |
·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 第20-23页 |
第4章 主体性教学实践的结果评价和问题反思 | 第23-30页 |
·课堂教学实践的评价 | 第23-24页 |
·教学过程评价 | 第23页 |
·教学结果评价 | 第23-24页 |
·主体性实验的结果评价 | 第24页 |
·主体性教学实践的问题反思 | 第24-30页 |
·关于本次实验的思考 | 第25-26页 |
·关于农村课改的思考 | 第26-30页 |
附录 | 第30-44页 |
1. 空间中二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 第30-35页 |
2. 《二面角》说课稿 | 第35-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结束语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