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历史形成 | 第10-17页 |
(一) 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场 | 第10-14页 |
(二) 劳动与实践概念的融合 | 第14-15页 |
(三) 劳动解放理论的诞生 | 第15-17页 |
二、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7-32页 |
(一) 劳动解放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 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 | 第18-21页 |
(三) 劳动解放的途径 | 第21-32页 |
1. 劳动自然层面的解放——劳动工具的发展 | 第21-26页 |
2. 劳动社会层面的解放——消灭私有制、消灭分工 | 第26-32页 |
三、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当代意义 | 第32-42页 |
(一) 非人道主义的人道精神 | 第32-34页 |
(二) 劳动解放主体的提升 | 第34-37页 |
(三) 我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理据 | 第37-39页 |
(四) 劳动解放: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统一历史过程 | 第39-42页 |
四、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