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8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 | 第11页 |
·学业不良儿童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 第11-12页 |
·完善我国学业不良儿童矫正理论的需求 | 第12页 |
·促进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需要 | 第12页 |
·研究问题的阐述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精确教学(Precision Teaching) | 第14-15页 |
·精确教学的适用性 | 第15-16页 |
·精确教学的指导原则 | 第16-20页 |
·精确教学的实施步骤 | 第20-23页 |
·学业不良 | 第23-25页 |
·学业不良的成因 | 第25-26页 |
·学业不良的补救 | 第26-28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8-35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8页 |
·精确教学(Precision Teaching) | 第28页 |
·学业不良儿童 | 第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新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 第29-30页 |
·新行为主义行为管理原理 | 第30-31页 |
·程序教学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个案研究法 | 第31-32页 |
·实验研究法 | 第32页 |
·观察法 | 第32页 |
·研究思路 | 第32-33页 |
·研究假设 | 第33页 |
·研究进程 | 第33-3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34-35页 |
3 实验研究 | 第35-51页 |
·实验目的 | 第35页 |
·实验类型 | 第35-36页 |
·实验对象 | 第36页 |
·实验材料与场景 | 第36-37页 |
·测试材料及呈现方式 | 第36-37页 |
·实验场景 | 第37页 |
·实验变量 | 第37-38页 |
·自变量 | 第37页 |
·因变量 | 第37页 |
·额外变量 | 第37-38页 |
·实验时间安排 | 第38页 |
·实验实施 | 第38-49页 |
·实验前材料收集 | 第38-39页 |
·精确教学具体实施步骤 | 第39页 |
·实验A阶段 | 第39-41页 |
·实验B阶段 | 第41-44页 |
·实验第二个A阶段 | 第44-46页 |
·实验第二个B阶段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实验前提假设 | 第49-50页 |
·实验内外部效度 | 第5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1页 |
·发现与建议 | 第51-54页 |
·在矫正英语发音上的特殊作用 | 第51-52页 |
·对精确教师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