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松茸—蛹虫草混菌共酵与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内容提要第1-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引言第10页
   ·松茸与蛹虫草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第10-12页
     ·松茸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第10-11页
     ·蛹虫草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第11-12页
   ·松茸及蛹虫草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第12-14页
     ·松茸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第12-13页
     ·蛹虫草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第13-14页
   ·松茸与蛹虫草液体发酵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松茸液体发酵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蛹虫草液体发酵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松茸、蛹虫草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第18-20页
     ·松茸、蛹虫草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第20-22页
   ·立题意义第22-2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松茸、蛹虫草及松茸-蛹虫草混菌发酵废料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24-47页
   ·引言第24页
   ·材料与仪器第24-26页
     ·菌株第24页
     ·培养基第24-25页
     ·药品与试剂第25页
     ·仪器设备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29页
     ·培养方法第26页
     ·胞外多糖测定方法第26-27页
     ·实验设计第27-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46页
     ·蒽酮-硫酸标准曲线第29页
     ·发酵培养基不同组分对松茸-蛹虫草混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第29-35页
     ·发酵培养基不同组分对松茸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第35-40页
     ·发酵培养基不同组分对蛹虫草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第40-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松茸、蛹虫草及T-C 混菌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第47-74页
   ·引言第47页
   ·材料与仪器第47-49页
     ·菌株第47页
     ·培养基第47-48页
     ·药品与试剂第48页
     ·仪器设备第48-49页
   ·实验方法第49-50页
     ·深层发酵的培养方法第49页
     ·菌丝体干粉的制备第49页
     ·提取液中多糖含量的测定第49页
     ·热水浸提菌丝体胞内多糖单因素实验第49页
     ·响应面法优化第49-50页
     ·验证实验第50页
     ·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73页
     ·松茸菌丝体胞内多糖热水浸提工艺第50-58页
     ·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热水浸提工艺第58-65页
     ·混菌菌丝体胞内多糖热水浸提工艺第65-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松茸、蛹虫草及松茸-蛹虫草混菌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第74-85页
   ·引言第74页
   ·材料与仪器第74-78页
     ·菌株第74-75页
     ·发酵培养基第75页
     ·药品与试剂第75-76页
     ·仪器设备第76页
     ·溶液配制第76-78页
   ·实验方法第78-80页
     ·样品制备第78-79页
     ·粗多糖对肿瘤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第79-80页
   ·结果与讨论第80-84页
     ·不同浓度的松茸、蛹虫草及松茸-蛹虫草混菌胞外及胞内多糖对B16 肿瘤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第81-82页
     ·松茸、蛹虫草及松茸-蛹虫草混菌胞外及胞内多糖作用时间的差异对B16 肿瘤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第82-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第85-8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5-86页
   ·后续研究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中文摘要第92-94页
ABSTRACT第94-97页
发表论文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作者及指导教师简介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下参生长环境可视化研究
下一篇:蛹虫草腺苷深层发酵优化及其中药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