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基于社会网络的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模型建构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隐性知识第11-12页
  (二) 隐性知识分享第12-13页
  (三) 社会网络第13-15页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一) 研究内容第15-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页
 四、 研究特色第16-17页
第二章 个体隐性知识的理论研究第17-20页
 一、 个体隐性知识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第17-18页
  (一) 概念界定第17页
  (二) 个体隐性知识的特征第17-18页
 二、 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分析第18-20页
  (一) 元认知维度隐性知识第18页
  (二) 价值观维度隐性知识第18-19页
  (三) 情感维度隐性知识第19页
  (四) 人际维度隐性知识第19页
  (五) 专业技能维度隐性知识第19-20页
第三章 基于社会网络的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研究第20-31页
 一、 社会网络的基本理论第20-21页
  (一) 社会资本理论第20页
  (二) 结构洞理论第20-21页
  (三) 强关系力量假设第21页
 二、 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分享的关系第21-23页
 三、 基于社会网络的个体层次隐性知识分享分析第23-25页
  (一) 一对一隐性知识分享第23页
  (二) 小团体中的个体隐性知识分享第23-25页
 四、 营销员隐性知识结构第25-26页
 五、 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第26-30页
  (一) 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的意愿第26-27页
  (二) 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的个体能力第27页
  (三) 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的情境第27-29页
  (四) 社会网络视角下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第29-30页
 六、 理论模型的构建第30-31页
第四章 实证分析第31-38页
 一、 案例访谈第31-35页
  (一) 访谈提纲第31-32页
  (二) 案例分析第32-35页
 二、 基于社会网络的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对策第35-38页
  (一) 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分享的组织结构第35-36页
  (二) 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分享的人力资源政策第36-37页
  (三) 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第37-3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38-40页
 一、 结论第38页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个人简介及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以辽宁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