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大跨度隧道施工力学响应及地表沉陷预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引言第9-10页
   ·大跨度隧道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3页
   ·课题的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6页
     ·工程概况第13页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情况第13-14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1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不同断面大跨度隧道的力学特性第17-29页
   ·概述第17-19页
     ·岩体自重应力第17-18页
     ·岩体构造应力第18-19页
   ·大跨度隧道基本力学特性第19-20页
   ·不同断面形式的隧道力学特性第20-24页
     ·圆形断面隧道的应力分布第20-21页
     ·椭圆形断面隧道的应力分布第21-23页
     ·矩形断面隧道的应力分布第23-24页
     ·卵形断面隧道的应力分布第24页
   ·扁平率对大跨隧道力学特性影响第24-27页
   ·仰拱对大跨隧道力学特性的影响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大跨度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第29-43页
   ·影响隧道围岩稳定的有关因素第29-32页
     ·地质及地质结构因素第29-30页
     ·初始应力状态第30-31页
     ·岩体力学性质因素第31页
     ·地下水影响第31页
     ·工程因素第31-32页
     ·时间因素第32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梅关隧道围岩判别第32-42页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第33-39页
     ·梅关隧道围岩判别的BP神经网络实现第39-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高速公路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研究第43-50页
   ·大跨度隧道基本施工方法第43-44页
   ·大跨度隧道适用施工方法分析评价第44-48页
     ·全断面法第44-45页
     ·台阶法第45-46页
     ·台阶分部开挖法第46页
     ·双侧壁导坑法(眼镜法)第46-47页
     ·中壁法(CD工法和CRD工法)第47页
     ·施工方法比较第47-48页
   ·大跨度隧道施工辅助措施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隧道动态施工三维数值模拟第50-89页
   ·岩土材料的弹塑性分析第51-55页
     ·岩土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第51页
     ·屈服准则第51-54页
     ·流动法则第54-55页
   ·FLAC~(3D)的计算原理第55-56页
   ·FLAC~(3D)中的本构模型第56-63页
     ·Mohr-Coulomb模型第56-58页
     ·节理化模型第58-63页
   ·梅关隧道广东端动态施工三维数值模拟第63-88页
     ·洞口浅埋段施工工法三维数值模拟第63-75页
     ·IV级围岩段施工工法三维数值模拟第75-82页
     ·III级围岩段施工工法三维数值模拟第82-88页
     ·II级围岩段施工工法比选第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隧道浅埋段暗挖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第89-102页
   ·影响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第89-91页
   ·地表沉降预测方法第91-96页
     ·经验公式法第91-92页
     ·数值模拟法第92-93页
     ·随机介质法第93-95页
     ·模型试验法第95-96页
   ·大跨度隧道浅埋段地表沉降分析研究第96-101页
     ·现场监控量测分析第96-99页
     ·地表沉降随机介质理论分析第99-100页
     ·地表沉降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第100-101页
     ·结果分析第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结论第102-103页
   ·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客运专线铁路预制整孔箱梁施工温度监控与防裂研究
下一篇:大跨度公路隧道受力状态监测及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