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史论文

中国近代复式教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5页
 (一) 概念界定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1页
  1. 理论意义第9-10页
  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三)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四) 创新之处第13页
 (五) 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复式教学在近代中国产生的背景第15-26页
 (一) 复式教学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第15-19页
  1. 政治背景——全面学习日本第15-17页
  2. 经济背景——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第17-19页
 (二) 近代中国的教育状况第19-26页
  1. 改书院为学堂,制定学制第19-20页
  2. 废除科举制第20-22页
  3. 改良私塾第22-23页
  4. 留日师范教育运动兴起第23-26页
二、复式教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第26-35页
 (一) 萌芽时期第26-28页
 (二) 发展时期第28-31页
 (三) 沉寂时期第31-33页
 (四) 复苏时期第33-35页
三、近代复式教学的特征分析第35-41页
 (一) 近代复式教学的特点第35-37页
  1. 近代复式教学的时代特点第35-36页
  2. 近代复式教学的自身特点第36-37页
 (二) 近代复式教学的优缺点探析第37-41页
  1. 近代复式教学的主要优点第38-39页
  2. 近代复式教学的主要缺点第39-41页
四、复式教学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价值第41-48页
 (一) 为中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41-43页
 (二) 促进了中国传统私塾向学堂的过渡第43-45页
 (三) 复式教学的当代价值第45-48页
  1. 复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将长期存在第46-47页
  2. 复式教学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第47-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公平视域中的“穷人教育”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女四书》中的女子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