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2页 |
·花青素性状 | 第11-17页 |
·HB 红花性状 | 第11-14页 |
·花青素及其在植物中的表现 | 第14-15页 |
·棉花植株的色素性状 | 第15-17页 |
·彩色纤维 | 第17-19页 |
·色素性状在棉花品种改良上的应用前景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材料来源及试验地点 | 第22-23页 |
·HB 红花性状近等基因系的转育 | 第22页 |
·SSR 分子标记材料 | 第22页 |
·试验地点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51页 |
·HB 红花性状对陆地棉产量的影响 | 第29-33页 |
·籽棉产量比较 | 第29-30页 |
·皮棉产量比较 | 第30-32页 |
·产量构成性状的比较 | 第32-33页 |
·HB 红花性状对陆地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33-39页 |
·不同遗传背景下纤维品质的比较 | 第33-34页 |
·同一遗传背景下纤维品质的比较 | 第34-39页 |
·HB 红花性状对陆地棉抗病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苗病抗性比较 | 第39-41页 |
·枯萎病抗性比较 | 第41-42页 |
·黄萎病抗性比较 | 第42-43页 |
·HB 红花性状对陆地棉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3-49页 |
·主要形态与生育性状比较 | 第43-44页 |
·株高增长速度比较 | 第44-46页 |
·叶片大小比较 | 第46-49页 |
·HB 红花基因片段的SSR 分子标记筛选 | 第49-51页 |
·F_2群体花色分离规律分析 | 第49-50页 |
·多态性差异分子标记的筛选及HB 基因片段的分析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6页 |
·关于多个遗传背景材料的选择 | 第51页 |
·关于同一遗传背景下HB 近等基因姊妹系间的性状差异 | 第51页 |
·HB 红花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HB 红花性状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52页 |
·HB 红花性状对抗病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HB 红花性状对形态性状的影响 | 第53-54页 |
·HB 红花基因片段分析 | 第54页 |
·关于 HB 红花作为标记性状在杂交棉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附录 | 第65-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