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本课题的基本目标 | 第8-9页 |
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4页 |
1. 关于神秘数字问题的研究成果述评 | 第9-10页 |
2. 关于《西游记》叙事问题研究成果述评 | 第10-14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神秘数字“二”、“三”与中国文化世界 | 第16-35页 |
第一节 数字“二”、“三”神秘性产生的根源 | 第16-23页 |
一、 神秘圣数“二”神秘性产生的根源 | 第17页 |
二、 神秘圣数“三”神秘性产生的根源 | 第17-23页 |
第二节 “二”被确认为文化元编码数的历史原因 | 第23-27页 |
一、 “二”是最大的概念数 | 第23页 |
二、 中国文化的对称性观念 | 第23-24页 |
三、 母系氏族时期对圣数“二”的崇拜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三”被确认为文化元编码数的历史原因 | 第27-31页 |
一、 人类对世界复杂性感受和认知的发展 | 第27页 |
二、 人自身对自然的主体意识强化 | 第27-28页 |
三、 男权社会时期对圣数“三”的崇拜 | 第28-31页 |
第四节 神秘圣数与中国文化典籍的编撰 | 第31-35页 |
一、 数字二或二的倍数对中国文化典籍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 数字三或三的倍数对中国文化典籍的影响 | 第32-35页 |
第二章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表层叙事世界 | 第35-58页 |
第一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章节安排 | 第35-39页 |
一、 神秘圣数“七”对《西游记》章节安排的影响 | 第35-37页 |
二、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章节安排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人物组构 | 第39-45页 |
一、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人物组构的影响 | 第39-42页 |
二、 神秘圣数“七”对《西游记》人物组构的影响 | 第42-45页 |
第三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编织 | 第45-49页 |
一、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故事情节编织的影响 | 第45-47页 |
二、 神秘圣数“七”对《西游记》情节编织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四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时空组构 | 第49-58页 |
一、 神秘圣数对《西游记》的时间组构的影响 | 第49-53页 |
二、 神秘圣数对《西游记》空间组构的影响 | 第53-58页 |
第三章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深层叙事结构 | 第58-83页 |
第一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行动元结构模式 | 第58-65页 |
一、 对“行动元”的概念界定 | 第58-59页 |
二、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行动元结构的影响 | 第59-65页 |
第二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故事语法 | 第65-72页 |
一、 对故事语法的概念界定 | 第65-66页 |
二、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故事语法生成的影响 | 第66-72页 |
第三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三教合一”的文化视角 | 第72-83页 |
一、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宗教观的影响 | 第72-74页 |
二、 儒释道三教合流现象出现的历史文化原因 | 第74-75页 |
三、 儒释道三教的具体关系和地位 | 第75-83页 |
结语:对《西游记》圣数叙事的理论思考 | 第8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