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刑事和解的基本特点 | 第8-11页 |
(一) 刑事和解的产生和发展 | 第8-9页 |
(二) 刑事和解的内涵 | 第9页 |
(三) 刑事和解的基本特点 | 第9-11页 |
二、刑事和解价值的法学和社会学分析 | 第11-15页 |
(一) 刑事和解价值的法学分析 | 第11-13页 |
(二) 刑事和解价值的社会学分析 | 第13-15页 |
三、我国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 | 第15-19页 |
(一) 被害人权益缺乏保障 | 第15-16页 |
(二)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6页 |
(三) “和为贵”为中国建立刑事和解提供了本土基础 | 第16-17页 |
(四)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可以推动纠纷解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 第17页 |
(五) 中国现行法律规定为刑事和解的实行提供了条件 | 第17-18页 |
(六) 部分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试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第18-19页 |
四、当下实施刑事和解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 第19-22页 |
(一) 刑事和解制度容易削弱刑罚的惩罚功能和预防功能 | 第19页 |
(二) 刑事和解制度的引入可能导致对行为人处罚上的不公 | 第19-20页 |
(三) 目前的司法状态可能制约刑事和解的推行 | 第20页 |
(四) 刑事和解制度的引入可能导致权利的滥用 | 第20-21页 |
(五)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围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 第21页 |
(六) 我国现有法律已经对轻罪有特别的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五、构建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原则和内容的探讨 | 第22-28页 |
(一)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必须遵守的原则 | 第22-23页 |
(二) 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成的探讨 | 第23-28页 |
六、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与必要的配套立法和司法改革的互动 | 第28-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