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七月官神仪式的生存空间 | 第9-14页 |
| 一、地理环境 | 第9-10页 |
| 二、地方历史 | 第10-11页 |
| 三、民族来源 | 第11-12页 |
| 四、宗教信仰 | 第12-14页 |
| (一)、道教 | 第13-14页 |
| (二)、佛教 | 第14页 |
| 第二章 仪式活动概况以及考察实录 | 第14-27页 |
| 一、官神来历 | 第14-15页 |
| 二、仪式的准备 | 第15-17页 |
| (一)、玩神队伍的组建 | 第15-17页 |
| (二)、信众们的准备 | 第17页 |
| (三)、传牌 | 第17页 |
| 三、正式仪式 | 第17-27页 |
| (一)、仪式前段——请神 | 第17-21页 |
| (二)、仪式中段——玩神 | 第21-24页 |
| (三)、仪式后段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仪式中的乐、歌、舞分析 | 第27-40页 |
| 一、仪式中的乐器 | 第27-29页 |
| (一)、羊皮鼓 | 第27-28页 |
| (二)、大锣 | 第28-29页 |
| (三)、小钹 | 第29页 |
| 二、仪式中的锣鼓和舞 | 第29-33页 |
| (一)、起鼓、落鼓 | 第29-30页 |
| (二)、常用鼓点音型 | 第30页 |
| (三)、行路鼓 | 第30页 |
| (四)、曳神鼓 | 第30-31页 |
| (五)、抢庙鼓 | 第31页 |
| (六)、迎盘走鼓 | 第31页 |
| (七)、迎盘鼓 | 第31-32页 |
| (八)、其他锣鼓点节奏 | 第32-33页 |
| 三、仪式中的歌和鼓 | 第33-40页 |
| (一)、起神词 | 第33-34页 |
| (二)、迎盘词 | 第34-35页 |
| (三)、拜蜡及秉烛词 | 第35-40页 |
| 第四章 文化解释 | 第40-47页 |
| 一、"七月官神"的多元文化特性 | 第40-44页 |
| (一)、从神系来看"七月官神"的道、佛民间宗教信仰体系 | 第40-42页 |
| (二)、从乐舞等因素来看"七月官神"的地域性多元融合特点 | 第42页 |
| (三)、师公子 | 第42-44页 |
| 二、"七月官神"的仪式音乐种类属性 | 第44-45页 |
| 三、"七月官神"的文化空间内涵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55页 |
| 附1:朝玉皇拜门示意图 | 第52-53页 |
| 附2:跑玉皇路线图 | 第53-54页 |
| 附3:秉烛全部唱、念词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