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的概念 | 第11-15页 |
(一) 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涵义 | 第11-12页 |
(二) 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权能 | 第12-14页 |
1.接受权 | 第12页 |
2.请求权 | 第12页 |
3.获得帮助权 | 第12-14页 |
(三)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与裁判请求权 | 第14-15页 |
二、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 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的保障 | 第15页 |
(二) 确立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是程序公正的要求 | 第15-16页 |
(三) 协同主型民事诉讼模式建立的需要 | 第16-17页 |
(四) 当事人知情权的本原 | 第17-18页 |
三、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体系建立 | 第18-20页 |
(一) 按照信息获取的诉讼阶段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大部分 | 第18-19页 |
1.在正式庭审之前应该知晓的信息 | 第18-19页 |
2.在正式庭审过程当中应予知晓的信息 | 第19页 |
3.裁判阶段信息 | 第19页 |
4.执行阶段信息 | 第19页 |
(二) 执照信息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 第19页 |
(三) 知情权的限制 | 第19-20页 |
四、对于几个最重要的知情权的讨论 | 第20-27页 |
(一) 诉讼费用的知情权 | 第20页 |
(二) 对方当事人信息的知情 | 第20-21页 |
(三) 举证信息的知悉 | 第21页 |
(四) 审判人员相关信息的知情 | 第21-22页 |
(五) 双方当事人证据信息的全面知悉 | 第22-23页 |
(六) 认证的知情权 | 第23-24页 |
(七) 判决的知情权 | 第24-26页 |
(八) 发回重审案件的知情权 | 第26-27页 |
五、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保障 | 第27-36页 |
(一) 裁判者的理念更新 | 第27-28页 |
(二) 公开制度对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的保障 | 第28-31页 |
1.公开须遵循三原则 | 第29-30页 |
2.信息公开的方式 | 第30-31页 |
(三) 释明制度对当事人知情权的保障 | 第31-34页 |
(四) 知情权的救济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