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41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水资源现状 | 第17页 |
·水环境污染 | 第17-18页 |
·氮排放与氮污染 | 第18-23页 |
·无机氮污染问题 | 第18-19页 |
·有机氮污染问题 | 第19-20页 |
·氯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污染问题 | 第20-21页 |
·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 第21-23页 |
·氯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第23-34页 |
·氯代硝基苯类化合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硝基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27-33页 |
·含氯含硝基类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 第33-34页 |
·N-亚硝基化合物研究现状 | 第34-39页 |
·污水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 | 第36-37页 |
·给水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 | 第37页 |
·NDMA 的形成及微生物降解 | 第37-3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9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第2章 实验与分析方法 | 第41-5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1-4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1页 |
·试剂 | 第41-43页 |
·分析方法 | 第43-51页 |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 第43页 |
·氨基酸分析方法 | 第43页 |
·脂肪胺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对氯硝基苯、对氯苯胺和苯胺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N-亚硝基二甲胺和N-亚硝基二乙胺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卤乙腈分析方法 | 第47页 |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水中有机物 | 第47-48页 |
·脱氢酶测定 | 第48-49页 |
·Zeta 电位分析 | 第49页 |
·显微成相分析 | 第49页 |
·菌种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49-51页 |
第3章 含氮有机物在常规饮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分布研究 | 第51-77页 |
·引言 | 第51页 |
·水处理系统中常规水质指标的检测分析 | 第51-58页 |
·给水处理工艺中常规水质指标的检测 | 第51-54页 |
·污水处理工艺中常规水质指标的检测 | 第54-58页 |
·水中有机物的检测分析结果 | 第58-61页 |
·给水厂GC/MS 检测结果 | 第58-59页 |
·污水厂GC/MS 检测结果 | 第59-61页 |
·水中含氮化合物的检测分析 | 第61-68页 |
·给水厂各处理流程中氮元素的检测分析 | 第61-65页 |
·污水厂各处理流程中氮元素的检测分析 | 第65-68页 |
·水中pCNB 含量情况 | 第68页 |
·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 | 第68-75页 |
·给水厂含氮消毒副产物分析 | 第68-72页 |
·污水厂含氮消毒副产物分析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4章 对氯硝基苯的生物降解实验研究 | 第77-99页 |
·引言 | 第77页 |
·厌氧法处理水中pCNB 的效能研究 | 第77-84页 |
·厌氧污泥的驯化与系统启动 | 第77-79页 |
·运行条件对pCNB 去除效能的影响 | 第79-83页 |
·pCNB 降解动力学 | 第83-84页 |
·好氧法处理水中pCNB 的效能研究 | 第84-92页 |
·系统启动与污泥驯化 | 第85-86页 |
·pCNB 挥发系数的确定 | 第86-87页 |
·运行条件对pCNB 去除效能的影响 | 第87-92页 |
·SBR 法处理pCNB 的效能 | 第92-94页 |
·系统稳态运行时的处理效能 | 第92-93页 |
·系统对pCNB 的处理效能 | 第93页 |
·系统的二次启动 | 第93-94页 |
·生物法降解pCNB 的机理研究 | 第94-98页 |
·厌氧处理pCNB 的可能降解途径 | 第94-96页 |
·好氧处理pCNB 的可能降解途径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5章 pCNB 对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性能的影响 | 第99-117页 |
·引言 | 第99页 |
·pCNB 对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99-107页 |
·对好氧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99-104页 |
·对厌氧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104-107页 |
·pCNB 对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 第107-108页 |
·好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动力学 | 第108-109页 |
·好氧污泥降解NH4+-N 的动力学 | 第109-110页 |
·pCNB 对系统生物种类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110-116页 |
·对亚硝化细菌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对硝化细菌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对反硝化菌的影响 | 第114页 |
·对系统中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6章 NDMA 的生物转化实验研究 | 第117-141页 |
·引言 | 第117页 |
·NDMA 的生物降解 | 第117-119页 |
·NDMA 在不同生物处理阶段的生物合成 | 第119-131页 |
·NDMA 在反硝化过程中的生物合成 | 第119-125页 |
·NDMA 在硝化过程中的生物合成 | 第125-130页 |
·NDMA 在SBR 处理工艺中的生物合成 | 第130-131页 |
·NDMA 生物转化机理研究 | 第131-136页 |
·NDMA 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 | 第131-133页 |
·反硝化生物合成NDMA 的机理研究 | 第133-135页 |
·硝化反应生物合成NDMA 的机理研究 | 第135-136页 |
·NDMA 对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136-139页 |
·对COD 降解的影响 | 第137-138页 |
·对NH_4~+-N、NO_2~--N 和NO_3~--N 转化的影响 | 第138-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结论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7-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