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产业相关理论 | 第12-22页 |
·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产业分析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行业集中度理论 | 第17-18页 |
·竞争战略理论 | 第18-19页 |
·SWOT分析 | 第19页 |
·规模经理理论 | 第19-20页 |
·雁形模式理论 | 第20页 |
·博弈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及其国际比较 | 第22-34页 |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 第22-26页 |
·行业集中度 | 第22-23页 |
·产业效益 | 第23页 |
·竞争秩序 | 第23-24页 |
·企业规模 | 第24页 |
·专业化水平 | 第24-25页 |
·投资力度 | 第25-26页 |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 第26-28页 |
·产业依附整车发展 | 第26页 |
·产业竞争格局复杂 | 第26-27页 |
·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 第27-28页 |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 第28-31页 |
·汽车产业链全球化的特点正逐步显现 | 第29页 |
·零部件与整车企业形成了分工合作关系 | 第29-30页 |
·跨国零部件企业重组联合趋势日益明显 | 第30-31页 |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4页 |
·继续顺应独立的产业化趋势 | 第31页 |
·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集中度 | 第31-32页 |
·逐步实行零部件采购全球化 | 第32-33页 |
·充分发挥技术在行业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第4章 江西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 第34-46页 |
·江西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 第34-37页 |
·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 第34-35页 |
·供应商威胁分析 | 第35页 |
·用户威胁分析 | 第35-36页 |
·替代品威胁分析 | 第36页 |
·行业内部竞争分析 | 第36-37页 |
·江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SWOT分析 | 第37-46页 |
·优势分析 | 第37-40页 |
·劣势分析 | 第40-43页 |
·机会分析 | 第43-44页 |
·威胁分析 | 第44-46页 |
第5章 江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 第46-51页 |
·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46-47页 |
·战略思路 | 第47-48页 |
·战略目标 | 第48页 |
·战略重点 | 第48-51页 |
第6章 促进江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 第51-57页 |
·政策支持策略 | 第51-53页 |
·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规范产业发展 | 第51页 |
·出台专项发展政策,激励技术创新 | 第51-52页 |
·合理实施产业规划,创造公平环境 | 第52页 |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 | 第52-53页 |
·行业发展策略 | 第53-54页 |
·建立行业协会,强调行业自律 | 第53页 |
·加强行业引导,构建产业商圈 | 第53页 |
·顺应产业趋势,理顺合作关系 | 第53-54页 |
·零部件企业策略 | 第54-57页 |
·改变经营观念,加强国际合作 | 第54页 |
·通过技术互补,优化重组产业 | 第54-55页 |
·提高研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 | 第55页 |
·推行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第55页 |
·注重人才培养,融入全球配套 | 第55-56页 |
·注重战略思维,做大做强企业 | 第56-5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