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成性词库分词技术的汉语拼音自动转换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 第10-11页 |
·汉语拼音自动转换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汉语文本自动标注拼音软件 | 第11页 |
·汉语拼音标注工具1.92版本 | 第11-13页 |
·微软Word中的拼音指南 | 第13-14页 |
·汉语文本自动分词研究的现状 | 第14-17页 |
·国际互联网汉语信息处理 | 第14-17页 |
·其他自动分词技术 | 第17页 |
·自动分词算法研究的现状 | 第17-21页 |
·机械匹配算法 | 第17-19页 |
·特征词算法 | 第19-20页 |
·词性、语义分类约束算法 | 第20-21页 |
·语法分析算法 | 第21页 |
2 生成性词库自动分词的原理 | 第21-36页 |
·罗海清的生成性词库分词技术 | 第22-24页 |
·生成性词库分词技术的改进 | 第24-25页 |
·真实语料的选择和采集 | 第25-26页 |
·扩大隐性词库的规模 | 第26-29页 |
·生成性构词表的组织和完善 | 第29-30页 |
·扩大生成性词库的词的容量 | 第30-31页 |
·为其他语言学研究提供扩展接口 | 第31-32页 |
·扩大字符集处理能力 | 第32-33页 |
·分词处理流程 | 第33-36页 |
·自动分词流程设计 | 第33-34页 |
·流程说明 | 第34-36页 |
3 汉语拼音自动转换设计 | 第36-45页 |
·多音字的自动识别 | 第36-37页 |
·语料库设计 | 第37-39页 |
·贯彻正词法标准 | 第39-42页 |
·音变的研究 | 第42-43页 |
·"啊"的音变 | 第42页 |
·"一'、"七"、"八"、"不'的音变 | 第42-43页 |
·算法设计 | 第43-45页 |
·多音字识别流程 | 第43-44页 |
·流程说明 | 第44-45页 |
4 程序说明 | 第45-113页 |
·算法设计 | 第45-60页 |
·算法基础 | 第45-46页 |
·有关语言信息处理的算法 | 第46-60页 |
·主要函数模块的定义 | 第60-67页 |
·程序的入口 | 第60-61页 |
·分词处理模块 | 第61页 |
·标注汉语拼音 | 第61-62页 |
·处理儿化音 | 第62页 |
·处理a(啊)的音变 | 第62-63页 |
·截取子字符串 | 第63页 |
·多字词后缀的识别 | 第63-64页 |
·多字词的歧义匹配和处理 | 第64页 |
·3字词的歧义匹配和处理 | 第64页 |
·在多字词库中匹配 | 第64-65页 |
·在3字词库中匹配 | 第65-66页 |
·识别基本语素 | 第66页 |
·匹配基本语素的前加语素 | 第66页 |
·匹配基本语素的后加语素 | 第66-67页 |
·汉字字符串处理函数 | 第67页 |
·自动分词算法的代码分析 | 第67-86页 |
·API接口函数 | 第68-72页 |
·分词模块 | 第72-79页 |
·截取子字符串模块 | 第79页 |
·匹配3字词模块 | 第79-80页 |
·匹配多字词模块 | 第80-81页 |
·匹配多字词大于4个汉字的字符 | 第81-83页 |
·基于统计的歧义处理模块 | 第83-84页 |
·匹配基本语素 | 第84-86页 |
·汉语拼音转换的代码分析 | 第86-109页 |
·拼音自动转换主模块 | 第86-92页 |
·计算指定汉字字符串的拼音 | 第92-96页 |
·查找多音字的缺省读音 | 第96-97页 |
·在多音字主表中定位 | 第97-98页 |
·在多音字次表中定位指定的汉字 | 第98-99页 |
·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 第99-101页 |
·组装拼音字符串 | 第101-102页 |
·啊(a)的变音处理 | 第102-104页 |
·处理儿化读音 | 第104-107页 |
·查找多字词和特殊2字词的读音 | 第107-108页 |
·取给定字符串在韵母表中偏移位置 | 第108-109页 |
·截取子字符串 | 第109页 |
·汉字字符串处理函数 | 第109-113页 |
·拼接字符串 | 第109-110页 |
·从目标字符串的指定位置开始,连接源字符串 | 第110页 |
·连接分词结果字符串 | 第110页 |
·比较指定长度的2个无符号字符串 | 第110-111页 |
·比较2个有符号字符串的 | 第111页 |
·复制字符串 | 第111页 |
·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 第111-112页 |
·复制指定位置字符串 | 第112页 |
·比较2个字符串是否相同 | 第112-113页 |
5 结论 | 第113-115页 |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 第113页 |
·本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展望 | 第113-115页 |
【附录1】:基本语素构词表 | 第115-148页 |
【附录2】:多音字缺省读音总表 | 第148-151页 |
【附录3】:汉字多音字音节总表 | 第151-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0-161页 |
致谢 | 第161-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