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标准工时制定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2-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标准工时相关理论 | 第15-27页 |
·经典IE 的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标准工时的构成 | 第18-21页 |
·标准时间 | 第19页 |
·宽放时间 | 第19-20页 |
·非定额时间 | 第20-21页 |
·标准工时制定的作用 | 第21-22页 |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 第22-27页 |
·人工制定法 | 第22-24页 |
·计算机辅助法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基于典型工步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 第27-43页 |
·基于典型工步标准工时的制定 | 第27-38页 |
·典型工步的提出 | 第27-28页 |
·典型工步的制定方法 | 第28-32页 |
·基于典型工步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 第32-38页 |
·基于典型工步的标准工时的验证 | 第38-40页 |
·标准工时验证的内容 | 第38页 |
·标准工时验证的依据 | 第38-39页 |
·标准工时验证的方法 | 第39-40页 |
·基于典型工步的标准工时的调整 | 第40-43页 |
·异常数据的形成 | 第40-41页 |
·异常数据的判定依据 | 第41-42页 |
·异常数据的处理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典型工步的标准工时系统设计 | 第43-55页 |
·系统的功能分析和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43页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5页 |
·技术可行性 | 第44页 |
·经济可行性 | 第44-45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5-54页 |
·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工作流程设计 | 第45-47页 |
·系统的工作方法流程设计 | 第47-48页 |
·基于典型工步标准工时的流程设计 | 第48-50页 |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第50-54页 |
·系统开发的环境和工具 | 第54-55页 |
第五章 X 优良制造中心标准工时系统的应用实现 | 第55-69页 |
·基于典型工步的标准工时系统的应用 | 第55-59页 |
·基于典型工步的标准工时的制定 | 第59-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论文总结 | 第69页 |
·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