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7页 |
| ·国内外交通安全现状 | 第9-11页 |
| ·国外发达国家的交通安全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交通安全现状 | 第10-11页 |
| ·道路安全评价综述 | 第11-12页 |
| ·道路安全评价与道路安全审计的关系 | 第12页 |
| ·两者的区别 | 第12页 |
| ·两者的联系 | 第12页 |
| ·道路安全评价在国内外研究与实施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与实施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的意义 | 第14-15页 |
| ·我国高速公路网现状与发展规划 | 第14-15页 |
|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 第15页 |
| ·研究评价体系对于改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 第17-27页 |
| ·现有评价方法综述 | 第17-21页 |
| ·绝对数法 | 第17页 |
| ·事故率法 | 第17-18页 |
| ·概率——数理统计法 | 第18页 |
| ·事故强度分析法 | 第18-19页 |
| ·时间序列分析法 | 第19页 |
| ·灰色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 | 第20-21页 |
| ·本论文所采用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 第21-25页 |
| ·评价的实施步骤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27-47页 |
|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页 |
| ·影响指标分类 | 第27-28页 |
| ·影响指标分析 | 第28-32页 |
| ·驾驶员属性 | 第28页 |
| ·交通运行状况 | 第28-29页 |
| ·高速公路工程主体特征 | 第29页 |
| ·交通安全设施 | 第29-30页 |
| ·交通监控系统 | 第30页 |
| ·服务养护设施 | 第30-31页 |
| ·交通安全管理 | 第31-32页 |
| ·行车环境 | 第32页 |
|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 第32-33页 |
| ·评价体系指标的定义及确定 | 第33-47页 |
| ·驾驶员属性 | 第34-36页 |
| ·道路主体工程特性 | 第36-40页 |
| ·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 | 第40-42页 |
| ·交通流状况 | 第42-44页 |
| ·行车环境 | 第44-45页 |
| ·管理制度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评价管理软件体系框架研究及系统开发 | 第47-65页 |
| ·系统数据库 | 第47-52页 |
| ·数据库概述 | 第47页 |
| ·数据库数据类型 | 第47-50页 |
| ·数据库的开发建设 | 第50-52页 |
| ·软件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 第52-65页 |
| ·软件系统架构 | 第52-55页 |
| ·软件关键技术及采用的方法 | 第55-65页 |
| 第五章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应用实例 | 第65-69页 |
| ·实例基本资料介绍 | 第65页 |
| ·评价体系数据的调查与指标计算 | 第65-66页 |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软件的应用 | 第66-69页 |
| ·系统主界面 | 第66页 |
| ·交通安全评价 | 第66-6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0页 |
| ·本论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 第69页 |
| ·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9-70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