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时滞多变量内模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4页
   ·时滞系统概述第14-16页
   ·时滞系统研究现状第16-19页
     ·时滞系统的经典控制方法第16-17页
     ·时滞系统的先进控制方法第17-18页
     ·时滞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第18-19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内模控制原理第20-30页
   ·引言第20页
   ·内模控制原理第20-22页
     ·内模控制的一般结构及性质第20-21页
     ·内模控制的实现问题第21-22页
   ·内模控制器的设计第22-23页
   ·时滞对象IMC-PID控制器设计步骤第23-29页
     ·内模控制器与经典反馈控制器的关系第23-24页
     ·时滞环节的处理方法第24-25页
     ·IMC-PID控制器设计步骤第25-26页
     ·IMC-PID控制器的实现第26-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内模抗饱和控制器的设计第30-42页
   ·引言第30页
   ·抗饱和问题概述第30-33页
     ·饱和问题的定义第30-31页
     ·抗饱和设计的策略简介第31-32页
     ·抗饱和控制相关技术第32-33页
   ·抗饱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第33-37页
     ·改进内模控制设计第33-35页
     ·状态观测器的优化设计第35-37页
   ·仿真研究第37-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多变量系统的研究第42-54页
   ·引言第42页
   ·多变量系统的介绍第42-43页
     ·多变量系统的数学模型第42-43页
     ·多变量系统的特点第43页
   ·控制回路间的耦合及稳定性分析第43-46页
     ·控制回路间的耦合第43-44页
     ·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4-46页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第46-53页
     ·系统的关联分析第46-49页
     ·减少与消除耦合途径第49-51页
     ·串接解耦控制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多变量时滞系统的内模控制研究第54-66页
   ·引言第54页
   ·解耦双内模控制的分析第54-60页
     ·内模解耦器的设计第55-58页
     ·NLJ模型降阶算法第58-60页
     ·内模控制器设计步骤第60页
   ·多变量IMC-PID设计第60-61页
   ·仿真研究第61-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76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6-77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着色赋时Petri网的过程状态监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间歇反应过程的最优温度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