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导论 | 第8-11页 |
| 一、研究课题的确定 | 第8-9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纯粹经济损失概述 | 第11-18页 |
| 一、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3页 |
| (一) 纯粹经济损失概念之界定 | 第11-12页 |
| (二) 纯粹经济损失的特点 | 第12-13页 |
|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 | 第13-15页 |
| (一) 实务中的纯粹经济损失类型 | 第13-14页 |
| (二) 理论中的纯粹经济损失类型 | 第14-15页 |
| 三、纯粹经济损失与其他损害类型的区别 | 第15-18页 |
| (一) 纯粹经济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区别 | 第15-17页 |
| (二) 纯粹经济损失与履行利益损失、信赖利益损失的区别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纯粹经济损失的比较法分析 | 第18-26页 |
| 一、英国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 | 第18-21页 |
| (一) 责任排除规则的确立 | 第19页 |
| (二) 责任排除规则的突破——注意义务的发展 | 第19-21页 |
| 二、法国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 | 第21-22页 |
| (一) 法国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宽容 | 第21-22页 |
| (二) 宽容下的限制 | 第22页 |
| 三、德国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 | 第22-26页 |
| (一) 纯粹经济经济损失在《德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基础 | 第22-23页 |
| (二) 纯粹经济损失“权利化”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对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保护现状之评述 | 第26-40页 |
| 一、侵权责任法保护范围与纯粹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 | 第26-28页 |
| (一) 《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 款 | 第26-27页 |
| (二) 《侵权责任法》第2 条 | 第27-28页 |
| 二、纯粹经济损失在侵权责任法保护范围中的定位 | 第28-33页 |
| (一) 从权利本质角度 | 第29-31页 |
| (二) 从法律适用角度 | 第31-32页 |
| (三) 从民事责任竞合角度 | 第32-33页 |
| 三、我国现行立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 | 第33-38页 |
| (一) 现行立法对纯粹经济损失保护的规定 | 第34-36页 |
| (二) 对保护纯粹经济损失法律规定的评析 | 第36-38页 |
| 四、司法实践中法院对纯粹经济损失保护的态度 | 第38-40页 |
| (一) 大多数法院的消极态度 | 第38页 |
| (二) 极少数法院的积极态度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我国侵权责任法下的纯粹经济损失保护模式探析 | 第40-51页 |
| 一、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与纯粹经济损失 | 第40-43页 |
| (一) 一般条款概述 | 第40-41页 |
| (二) 《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 | 第41-43页 |
| 二、纯粹经济损失保护模式之选择 | 第43-47页 |
| (一) 法国模式和德国模式 | 第43-45页 |
| (二) 我国侵权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模式 | 第45-47页 |
| 三、纯粹经济损失保护的“过滤器” | 第47-51页 |
| (一) “过滤器”的选择 | 第47-49页 |
| (二) 一般条款+ 类型化 | 第49-51页 |
| 结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