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一、白术根腐病的研究 | 第12-18页 |
| 1. 白术的药用价值 | 第12页 |
| 2. 白术根腐病及其危害 | 第12-13页 |
| 3. 根腐病的病原菌及其致病机制 | 第13-14页 |
| 4. 尖孢镰刀菌的生物防治 | 第14-18页 |
| 二、沙雷氏菌属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沙雷氏菌属简介 | 第18页 |
| ·沙雷氏菌的胞外酶及其应用 | 第18-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 第一部分 白术根腐病致病菌、拮抗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6-4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1页 |
| ·供试材料的来源与保存 | 第27页 |
| ·培养基 | 第27页 |
|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第27页 |
| ·微生物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 | 第27-28页 |
| ·微生物的拮抗实验 | 第28页 |
| ·微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鉴定 | 第28-31页 |
| ·真菌的致病性测定 | 第3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 ·供试材料的来源 | 第31-32页 |
| ·微生物的分离 | 第32页 |
| ·微生物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 | 第32-33页 |
| ·微生物的拮抗实验 | 第33-37页 |
|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 第37页 |
| ·微生物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 第37-40页 |
| ·ITS序列和16S rDNA序列的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40-41页 |
| ·真菌的致病性测定 | 第41页 |
| 3 讨论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第二部分 沙雷氏菌属菌株FS14(Serratia sp.FS14)的分离鉴定及其分泌的胞外DNA酶和蛋白水解酶的初步研究 | 第46-68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7-51页 |
| ·供试材料及其来源 | 第47页 |
| ·沙雷氏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 第47页 |
| ·在LB培养基中沙雷氏菌的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7页 |
| ·细菌的形态学特征研究 | 第47页 |
| ·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 | 第47页 |
| ·pH耐受范围和最适pH测定 | 第47页 |
| ·耐盐性测定 | 第47-48页 |
| ·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第48页 |
| ·抗生素药敏性测定 | 第48页 |
| ·细菌的16s rDNA序列的扩增及测定 | 第48页 |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48-49页 |
| ·酶液中温度对DNA酶活的影响 | 第49页 |
| ·粗酶液中温度对蛋白水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49-5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63页 |
| ·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 第51页 |
| ·细菌的形态学研究 | 第51-53页 |
| ·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 | 第53-54页 |
| ·pH耐受范围和最适pH测定 | 第54页 |
| ·耐盐性测定 | 第54-55页 |
| ·细菌的生化性状分析 | 第55-56页 |
| ·抗生素药敏性测定 | 第56-57页 |
| ·细菌16s rDNA的扩增及分析 | 第57-59页 |
| ·粗酶液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9-60页 |
| ·粗酶液中温度对DNA酶活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温度对粗酶液中蛋白水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61-63页 |
| 3 讨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全文总结 | 第68-70页 |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70-72页 |
| 附录1 文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第72-80页 |
| 附录2 有关核苷酸序列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