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选题意义 | 第7-11页 |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地位及现状 | 第7-8页 |
·文化因素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8-10页 |
·选择研究吃喝类动词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的原因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词汇与文化的研究 | 第11-12页 |
·对于吃喝类动词的研究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2 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的文化差异 | 第16-38页 |
·吃喝类动词分类及词义分析途径 | 第16-18页 |
·吃喝类动词分类 | 第16-17页 |
·词义分析途径 | 第17-18页 |
·“吃、食、餐、服、品、尝”与其对应英语词汇词义的异同 | 第18-27页 |
·“吃、食、餐、服、品、尝”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 | 第18-19页 |
·“吃”和“eat”的基本意义 | 第19-21页 |
·“食、餐、服、品、尝”与其相对应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 | 第21-22页 |
·“吃、食、餐、服、品、尝”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 | 第22-27页 |
·“吃”与所对应英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对比 | 第22-23页 |
·“eat”与所对应汉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对比 | 第23-26页 |
·“食、餐、服、品、尝”与其所对应英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对比 | 第26-27页 |
·“喝、饮”与其对应英语词汇词义的异同 | 第27-28页 |
·“喝、饮”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 | 第27-28页 |
·“喝、饮”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 | 第28页 |
·“含、叼、衔”与其对应英语词汇词义的异同 | 第28-30页 |
·“含、叼、衔”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 | 第28-29页 |
·“含、叼、衔”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 | 第29-30页 |
·“咽、吞”与其对应英语词汇词义的异同 | 第30-31页 |
·“咽、吞”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 | 第30-31页 |
·“咽、吞”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 | 第31页 |
·“啄”与其对应英语词汇词义的异同 | 第31-32页 |
·“嚼、咬、啃”与其对应英语词汇词义的异同 | 第32-34页 |
·“嚼、咬、啃”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 | 第32-33页 |
·“嚼、咬、啃”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 | 第33-34页 |
·“喂”与其对应英语词汇词义的异同 | 第34-35页 |
·“喷、吸、抽”与其对应英语词汇词义的异同 | 第35-38页 |
·“喷、吸、抽”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 | 第35-36页 |
·“喷、吸、抽”与其对应英语词汇的文化引申意义 | 第36-38页 |
3 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文化差异的成因分析 | 第38-49页 |
·汉英文化、语言的共性与个性 | 第38-40页 |
·汉英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 第38-39页 |
·汉英语言的共性与个性 | 第39-40页 |
·汉英吃喝类动词的文化引申义形成的原因 | 第40-49页 |
·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 第40-42页 |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 第42-47页 |
·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惯制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 第47-49页 |
4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