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理论背景 | 第13-14页 |
·实际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第17-33页 |
·关于组合战略的研究 | 第17-21页 |
·关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 | 第21-27页 |
·关于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 第27-31页 |
·相关研究总结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1-33页 |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第33-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逻辑框架 | 第33-36页 |
第二章 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支撑与借鉴 | 第36-52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36-40页 |
·资源基础理论 | 第36-38页 |
·动态能力理论 | 第38-40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40-43页 |
·技术范式-技术轨道理论 | 第40-41页 |
·技术体制理论 | 第41-42页 |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 第42-43页 |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 第43-45页 |
·互补性理论 | 第45-46页 |
·组织双元性理论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第52-74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第52-55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55-58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经济环境分析 | 第58-67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特征分析 | 第67-68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第68-73页 |
·基于产业特征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第68-69页 |
·多重目标下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第69-71页 |
·基于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基于组织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第74-102页 |
·基于组织维度的技术创新战略形态 | 第74-76页 |
·内部创新战略 | 第74-75页 |
·外部创新战略 | 第75页 |
·合作创新战略 | 第75-76页 |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能否既买又造 | 第76-86页 |
·交易成本理论组织边界经典命题批判 | 第76-77页 |
·既买又造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内部机理分析 | 第77-86页 |
·内部研发水平与技术许可数量的最优化模型 | 第86-90页 |
·内部研发与技术许可决策的结构模型 | 第86-88页 |
·最优技术许可数量选择 | 第88-89页 |
·最优内部研发水平选择 | 第89-90页 |
·合作创新网络比较优势的理论模型 | 第90-95页 |
·单个双边创新联盟的比较优势 | 第91-92页 |
·独立多伙伴创新网络的比较优势 | 第92-93页 |
·相互依赖的多伙伴创新网络的比较优势 | 第93-94页 |
·任意创新联盟网络的比较优势 | 第94-95页 |
·基于组织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模型 | 第95-100页 |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技术许可战略 | 第95-97页 |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研发外包战略 | 第97页 |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技术并购战略 | 第97-98页 |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合作创新战略 | 第98-99页 |
·平衡内外部创新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运行框架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基于知识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第102-131页 |
·基于知识维度的技术创新战略形态 | 第102-103页 |
·探索性创新战略 | 第102页 |
·开发性创新战略 | 第102-103页 |
·开发性创新战略与探索性创新战略的平衡 | 第103页 |
·基于知识生成的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组合战略机理分析 | 第103-113页 |
·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概念操作化 | 第103-105页 |
·基于搜索深度的知识生成与技术创新 | 第105-106页 |
·基于搜索广度的知识生成与技术创新 | 第106-107页 |
·基于搜索深度与搜索广度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第107-110页 |
·开发性创新战略与探索性创新战略的多阶段博弈模型 | 第110-113页 |
·基于知识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第113-123页 |
·中医药的知识特征 | 第113-115页 |
·基于开发与探索相结合的中药创新路线图 | 第115-116页 |
·中药开发性创新 | 第116-118页 |
·中药探索性创新 | 第118-121页 |
·中药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平衡 | 第121-123页 |
·中药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组合战略的组织结构机制仿真研究 | 第123-130页 |
·仿真模型的构建 | 第123-125页 |
·m/s广义支付函数的形式化描述 | 第125-126页 |
·模型参数与仿真步骤 | 第126-127页 |
·仿真结果 | 第127-130页 |
·仿真结果讨论 | 第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六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重平衡组合战略优化 | 第131-149页 |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优化 | 第131-139页 |
·产业震荡、动态能力与创新需求 | 第131-133页 |
·动态能力的数理定义 | 第133页 |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转换的时机选择 | 第133-134页 |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形式选择 | 第134-138页 |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与知识双重维度动态优化选择 | 第138-139页 |
·组织开放条件下中药制药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价值分配 | 第139-142页 |
·组织开放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价值创造与分配 | 第139-140页 |
·组织开放条件下基于动态能力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第140-141页 |
·动态能力/创新战略的互动与创新价值的分配 | 第141-142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演化 | 第142-148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博弈分析 | 第142-145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 | 第145-147页 |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梯度演化模型 | 第147-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第七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实证研究 | 第149-167页 |
·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操作化模型 | 第149-150页 |
·研究假设 | 第150-153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第153-155页 |
·变量设计 | 第155-158页 |
·模型估计 | 第158-159页 |
·估计结果与讨论 | 第159-165页 |
·研究结论 | 第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165-167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7-171页 |
·论文总结 | 第167-170页 |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67-16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9-170页 |
·未来展望 | 第170-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83页 |
附录1 | 第183-185页 |
附录2 | 第185-187页 |
致谢 | 第187-18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89-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