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1页 |
·电化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16页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类型 | 第18-20页 |
·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 | 第20页 |
·二茂铁衍生物的基本电化学性质 | 第20-21页 |
·二茂铁衍生物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第21-22页 |
·谷胱甘肽 | 第22页 |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老年痴呆病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帕金森疾病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氧化应激 | 第26-27页 |
·金属离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 | 第27-28页 |
·蛋白与多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电化学分析法 | 第29页 |
·其他方法 | 第29页 |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GSH-Fc的合成及其与BSA和MT的相互作用 | 第31-50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2-33页 |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GSH-Fc的合成 | 第33-35页 |
·化合物的表征方法 | 第35页 |
·MUA-BSA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5页 |
·MT修饰金电极的制备 | 第35-36页 |
·荧光光谱实验 | 第36页 |
·电化学实验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化合物GSH-Fc的表征 | 第36-37页 |
·MUA-BSA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 | 第37-38页 |
·电化学测定GSH-Fc与BSA的结合位点 | 第38-40页 |
·电化学法测定GSH-Fc与BSA的结合参数 | 第40-41页 |
·荧光光谱方法测定GSH-Fc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第41-43页 |
·GSH-Fc与BSA分子间的能量转移 | 第43-44页 |
·GSH-Fc对BSA分子构象影响 | 第44页 |
·GSH-Fc与BSA作用力的确定 | 第44-46页 |
·表面电化学检测GSH-Fc与Zn_7-MT相互作用 | 第46页 |
·溶液电化学测定GSH-Fc与Zn_7-MT的结合常数 | 第46-48页 |
·Zn(Ⅱ)在MT修饰电极上的释放行为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混双FcC_(11)SH/包覆的HRP分子膜修饰电极应用于H_2O_2的测定 | 第50-63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过程 | 第52-53页 |
·FcC_(11)SH/HRP修饰电极制备 | 第52页 |
·FcC_(11)SH/包覆的HRP修饰电极制备 | 第52-53页 |
·无线HRP/polymer电极制备 | 第53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1页 |
·FcC_(11)SH/包覆的HRP修饰电极制备 | 第53-54页 |
·FcC_(11)SH/HRP电极催化H_2O_2的行为 | 第54-55页 |
·FcC_(11)SH/包覆HRP电极催化H_2O_2的机理研究 | 第55-57页 |
·流速对H_2O_2检测的影响 | 第57-58页 |
·pH对H_2O_2检测的影响 | 第58-59页 |
·H_2O_2浓度与FcC_(11)SH/包覆HRP电极电流的关系 | 第59-60页 |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活性与时间关系 | 第60-61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第四章 RVC与混双FcC_(11)SH/GOD分子膜修饰薄层电极应用于血糖测定 | 第63-73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4-65页 |
·实验试剂 | 第64页 |
·实验仪器 | 第64-65页 |
·实验过程 | 第65-66页 |
·电极修饰 | 第65页 |
·电化学工作池设计 | 第65页 |
·实际样品检测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电化学工作池表征 | 第66-67页 |
·RVC电位和流速对电解效率的影响 | 第67页 |
·FcC_(11)SH/GOD电极的表征 | 第67-69页 |
·不同干扰物质对FcC_(11)SH/GOD电极的影响 | 第69-70页 |
·葡萄糖浓度与FcC_(11)SH/GOD电极电流的关系 | 第70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Fc-KLVFFK_6的合成及其阻断Aβ纤维的动力学研究 | 第73-90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74-75页 |
·实验试剂 | 第74-75页 |
·实验仪器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6页 |
·样品配制 | 第75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75-76页 |
·ThT荧光光谱测定 | 第76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第76页 |
·目标产物的合成 | 第76-80页 |
·Fc-OBt的合成 | 第76-77页 |
·KLVFFK_6的合成 | 第77-78页 |
·Fc-KLVFFK_6的合成 | 第78-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3页 |
·产物鉴定、提纯分析方法 | 第80-81页 |
·目标化合物的表征 | 第81-83页 |
·目标化合物对Aβ_(42)聚集的抑制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第83-87页 |
·Fc-KLVFFK_6溶液的电化学行为 | 第83-84页 |
·Fc-KLVFFK_6与Aβ_(42)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 第84-85页 |
·Fc-KKKKKK与Aβ_(42)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 第85-86页 |
·Fc-KLVFFK_6阻断Aβ_(42)聚集的动力学过程 | 第86-87页 |
·目标化合物对Aβ_(42)聚集的抑制作用的荧光研究 | 第87-88页 |
·AFM研究Fc-KLVFFK_6抑制Aβ_(42)的聚集 | 第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α-syn与Fe(Ⅱ)的相互作用 | 第90-100页 |
·引言 | 第90-9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91-92页 |
·实验试剂 | 第91页 |
·实验仪器 | 第91-92页 |
·实验部分 | 第92-93页 |
·α-syn的表达和纯化 | 第92页 |
·质谱测试 | 第92页 |
·电化学实验 | 第92页 |
·荧光实验 | 第92页 |
·H_2O_2的检测 | 第92-9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3-98页 |
·质谱检测α-syn与Fe(Ⅱ)相互作用 | 第93-94页 |
·电化学研究α-syn与Fe(Ⅱ)相互作用 | 第94-96页 |
·荧光光谱检测α-syn与Fe(Ⅱ)相互作用 | 第96-97页 |
·α-syn-Fe(Ⅱ)在PD中的病理探讨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七章 电化学应用于Cu(Ⅱ)在PD中的病理研究 | 第100-116页 |
·引言 | 第100-10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101-102页 |
·实验试剂 | 第101-102页 |
·实验仪器 | 第102页 |
·实验部分 | 第102-103页 |
·α-syn多肽片段的合成 | 第102页 |
·质谱测试 | 第102页 |
·电化学实验 | 第102页 |
·H_2O_2的检测 | 第102-10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5页 |
·质谱检测α-syn及其多肽片段与Cu(Ⅱ)相互作用 | 第103-105页 |
·电化学研究α-syn及其多肽片段与Cu(Ⅱ)相互作用 | 第105-110页 |
·电化学研究α-syn及其多肽片段与Cu(Ⅱ)氧化应激机理 | 第110-113页 |
·电化学研究DA和AA与α-syn-Cu(Ⅱ)的作用 | 第113-115页 |
·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八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