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电动汽车电驱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电动汽车整体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2 永磁同步电机本体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基本控制原理 | 第19-31页 |
2.1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2.2 矢量控制基础(Clark变换和Park变换) | 第21-25页 |
2.2.1 Clark变换 | 第22-24页 |
2.2.2 Park变换 | 第24-25页 |
2.3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 第25-28页 |
2.4 弱磁控制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线电压调制的扩张状态观测器电流预测控制 | 第31-50页 |
3.1 传统PI控制 | 第31-32页 |
3.2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速度环控制策略 | 第32-35页 |
3.2.1 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 第32-34页 |
3.2.2 扩张状态观测器速度环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3.3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预测控制技术 | 第35-44页 |
3.3.1 电流预测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5-38页 |
3.3.2 消除磁链参数的影响 | 第38页 |
3.3.3 电流预测控制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8-42页 |
3.3.4 应用扩张状态观测器速度控制的电流预测控制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3.4 线电压调制技术 | 第44-48页 |
3.4.1 线电压调制技术基本原理 | 第44-47页 |
3.4.2 基于线电压调制的扩张状态观测器电流预测控制计算时间及分析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实验验证与控制器档位、加减速等辅助功能的实现 | 第50-69页 |
4.1 电动汽车硬件实验平台及相关参数 | 第50-51页 |
4.2 本文提出的驱动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 第51-53页 |
4.2.1 电流预测控制器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4.2.2 扩张状态观测器速度环控制策略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页 |
4.3 档位切换功能和加减速、刹车功能的实现 | 第53-59页 |
4.3.1 档位切换功能的实现 | 第53-56页 |
4.3.2 加减速、刹车功能的实现 | 第56-59页 |
4.4 转子位置检测功能的实现 | 第59-66页 |
4.4.1 磁检测转子定位法 | 第59-62页 |
4.4.2 锁相环解码算法 | 第62-66页 |
4.5 电机加减速、刹车的实验波形 | 第66-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
教育经历 | 第77页 |
论文发表 | 第77页 |
项目参与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