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的理念 | 第10-11页 |
(二)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诸多问题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四、研究的方法及特色 | 第17-19页 |
(一)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二)研究的特色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一)社会凝聚力理论 | 第20页 |
(二)认知精制理论 | 第20-21页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页 |
(四)人本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五)多元智能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 | 第23-55页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第23-27页 |
(一)研究初期准备 | 第23页 |
(二)研究工具的设计 | 第23-26页 |
(三)调查研究的实施 | 第26-27页 |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7-47页 |
(一)合作意识与能力 | 第27-33页 |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 第33-36页 |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布置 | 第36-39页 |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 第39-44页 |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 第44-47页 |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7-51页 |
(一)合作效率不高,教师的使用频率下降 | 第47页 |
(二)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薄弱 | 第47-48页 |
(三)分组形式不合理,组内学生参与度存在较大差异 | 第48页 |
(四)合作学习任务布置的适切性不足 | 第48-49页 |
(五)合作学习过程中重主体,轻主导 | 第49-50页 |
(六)合作学习评价体系不够系统 | 第50-51页 |
四、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1-55页 |
(一)教师方面 | 第51-52页 |
(二)学生方面 | 第52-53页 |
(三)教育环境方面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 第55-83页 |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 第55-72页 |
(一)提高初中生小组合作意识与能力 | 第55-57页 |
(二)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 第57-60页 |
(三)布置适切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 第60-66页 |
(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有效实施 | 第66-70页 |
(五)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 第70-72页 |
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 | 第72-83页 |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案例 | 第72-78页 |
(二)《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教学案例 | 第78-8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100页 |
附录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用) | 第87-89页 |
附录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访谈提纲(教师用) | 第89-90页 |
附录三: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观察量表 | 第90-91页 |
附录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 第91-96页 |
附录五:《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教学设计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个人情况简介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