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人类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Pin1的系综构象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4-28页
    1.1 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动力学第14-15页
    1.2 蛋白质的别构和协同效应研究第15-17页
        1.2.1 别构效应第15页
        1.2.2 动力学别构第15-16页
        1.2.3 别构效应机制第16-17页
        1.2.4 协同效应第17页
    1.3 研究蛋白质构象系综与别构的核磁方法第17-25页
        1.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第17-18页
        1.3.2 化学位移和构象交换的时间尺度第18-19页
        1.3.3 谱密度函数和无模型分析第19-20页
        1.3.4 顺磁核磁技术第20-21页
        1.3.5 弛豫弥散与饱和转移技术第21-23页
        1.3.6 残余偶极耦合第23-24页
        1.3.7 溶液小角散射技术第24-25页
    1.4 研究蛋白质构象系综与别构的其他结构生物学手段第25页
    1.5 Pin1的研究背景第25-28页
第2章 Pin1构象系综的研究第28-56页
    2.1 引言第28-3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0-38页
        2.2.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第30-33页
        2.2.2 Pin1的主链的归属实验第33-34页
        2.2.3 Pin1的~(15)N自旋弛豫速率测定实验第34页
        2.2.4 Pin1的残余偶极耦合实验第34页
        2.2.5 Pin1的溶液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第34-35页
        2.2.6 Pin1的紧凑态的制备与表征实验第35-38页
        2.2.7 Pin1的化学位移相关分析第38页
    2.3 结果第38-49页
        2.3.1 Pin1主链的归属实验结果第38-39页
        2.3.2 Pin1的~(15)N弛豫速率测定实验结果第39-40页
        2.3.3 Pin1的残余偶极耦合实验结果第40页
        2.3.4 Pin1的溶液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结果第40-43页
        2.3.5 Pin1的紧凑态的制备与表征实验结果第43-47页
        2.3.6 Pin1的化学位移相关分析实验结果第47-49页
    2.4 讨论第49-54页
        2.4.1 Pin1紧凑态的制备和表征第49-52页
        2.4.2 Pin1在溶液中存在伸展和紧凑态的平衡第52-54页
    2.5 结论第54-56页
第3章 Pin1的动力学别构研究第56-80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7-61页
        3.2.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第57-58页
        3.2.2 Pin1催化底物顺反异构速率的测定第58-59页
        3.2.3 Pin1与底物的核磁滴定实验第59页
        3.2.4 PPlase结构域的model-free分析第59页
        3.2.5 Pin1的弛豫弥散实验第59-61页
    3.3 结果第61-74页
        3.3.1 Pin1结构域间紧凑程度调控实验结果第61-63页
        3.3.2 Pin1催化底物顺反异构速率的测定实验结果第63-65页
        3.3.3 Pin1与底物的核磁化学位移滴定实验结果第65-68页
        3.3.4 PPIase结构域的model-free分析结果第68页
        3.3.5 Pin1催化活性中心的弛豫弥散实验结果第68-71页
        3.3.6 Pin1催化结构域存在两种构象第71-74页
    3.4 讨论第74-78页
        3.4.1 Pin1在溶液中的系综分布影响其功能第74-75页
        3.4.2 Pin1结构域间的紧凑程度与酶活的关系第75-76页
        3.4.3 Pin1催化活性中心的动力学行为对催化的影响第76-77页
        3.4.4 Pin1底物的结合对催化具有正协同效应第77-78页
    3.5 结论第78-80页
第4章 WW结构域与底物的识别机制研究第80-92页
    4.1 引言第80-8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1-84页
        4.2.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第81-83页
        4.2.2 WW结构域的主链归属第83页
        4.2.3 WW结构域的CEST实验第83页
        4.2.4 WW结构域的CPMG弛豫弥散实验第83-84页
    4.3 结果第84-87页
        4.3.1 WW结构域和WW_(R14Q)的谱峰均一性第84页
        4.3.2 WW结构域的CEST实验结果第84-85页
        4.3.3 WW结构域的CPMG弛豫弥散实验结果第85-87页
    4.4 讨论第87-90页
        4.4.1 WW结构域存在毫秒尺度的构象交换第87-88页
        4.4.2 WW结构域识别底物的分子机制第88-90页
    4.5 结论第90-9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92-96页
    5.1 Pin1的动力学与功能研究第92页
    5.2 WW结构域识别底物的机制研究第92页
    5.3 展望第92-96页
参考文献第96-116页
附录A Pin1,PPIase和WW结构域的~1H-~(15)N HSQC谱图归属第116-118页
附录B RDC介质的配制以及数据处理第118-120页
附录C 自旋弛豫相关数据处理第120-122页
附录D 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数据处理第122-126页
致谢第126-13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录调控相关蛋白TGIF1和SP 0782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核磁共振研究SNAP25蛋白无规则卷曲部分对SNARE复合体组装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