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取水工程论文

贵阳市饮用水水源地农药污染源头阻控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其存在的问题第10-16页
        1.2.1 农药污染及污染治理方法第10-11页
        1.2.2 源头控制技术第11-13页
        1.2.3 图谱技术及其应用第13-14页
        1.2.4 食用菌菌糠与污染治理第14-15页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1.6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水源地农药污染分布概况及所研究农药的确定第19-34页
    2.1 待研究水源地的选择及其概况第19-21页
    2.2 红枫湖区域农药污染情况调查第21-25页
        2.2.1 采样地点选择第21-22页
        2.2.2 检测指标确定第22-23页
        2.2.3 采样时间、方式及水样保存运输第23页
        2.2.4 水样检测方法第23-25页
    2.3 农药污染物浓度及分布图谱的绘制第25-31页
    2.4 红枫湖地区农药污染情况分析第31-32页
    2.5 研究河段地点选择及研究农药的确定第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旱田的农药污染源头阻控研究第34-47页
    3.1 实验设计第34-37页
        3.1.1 主要材料第34-36页
        3.1.2 实验用药品第36页
        3.1.3 主要实验装置第36-37页
        3.1.4 水样的采集、运输与检测第37页
    3.2 菌糠拌土技术效果及菌糠种类选择第37-39页
    3.3 不同因素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第39-44页
        3.3.1 不同菌糠施用比例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3.3.2 菌糠混合土与农药作用时间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第40-42页
        3.3.3 杏鲍菇菌糠与其他菌糠混合使用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第42-43页
        3.3.4 农药浓度大小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4章 水田的农药污染源头阻控研究第47-61页
    4.1 红枫湖水田特征与源头阻控技术方案确定第47-50页
    4.2“生态塘+人工湿地”系统阻控效果研究实验设计第50-53页
        4.2.1 实验材料第51页
        4.2.2 实验装置第51-52页
        4.2.3 实验方法第52-53页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第53-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配合源头控制技术的建议与措施第61-66页
    5.1 完善相关政法体系,强化执法监管第61-62页
    5.2 调整当地农业结构,推进规划建设第62-63页
    5.3 注重防治因地制宜,加强措施管理第63页
    5.4 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关注配套服务第63-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6章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6-70页
    6.1 主要结论第66-69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免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方法检测食品污染物的研究
下一篇:铝的纳秒和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