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文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21页 |
一 | 第12-14页 |
二 | 第14-18页 |
三 | 第18-21页 |
第一章 《汉书》的结构特色 | 第21-53页 |
第一节 分体结构特色 | 第21-31页 |
一 《表》体结构 | 第22-25页 |
二 《志》体结构 | 第25-29页 |
三 《纪》体结构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合传、类传论 | 第31-41页 |
一 多设合传、类传的原因探析 | 第32-34页 |
二 《汉书》合传、类传的特点和优点 | 第34-41页 |
第三节 篇章结构探妙 | 第41-53页 |
一 外向型结构 | 第43-46页 |
二 内向型结构 | 第46-53页 |
第二章 《汉书》的语言个性(上) | 第53-95页 |
第一节 雅的总体风貌 | 第53-59页 |
第二节 典雅探微 | 第59-80页 |
一 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 第60-63页 |
二 语言的骈俪 | 第63-75页 |
三 "正"之视域里的情感、语言和叙事 | 第75-80页 |
第三节 《汉书》语言的赋化倾向 | 第80-95页 |
一 赋的史化 | 第81-86页 |
二 史的赋化 | 第86-95页 |
第三章 《汉书》的语言个性(下) | 第95-133页 |
第一节 人物语言 | 第95-106页 |
第二节 对话艺术 | 第106-115页 |
第三节 修辞艺术 | 第115-119页 |
第四节 虚字遣用 | 第119-127页 |
第五节 语言的随遇而迁 | 第127-133页 |
第四章 《汉书》的叙事艺术(上) | 第133-159页 |
第一节 《史》《汉》叙事风格的递变 | 第133-147页 |
一 从奇到正 | 第135-142页 |
二 由疏而密 | 第142-147页 |
第二节 《汉书》对近世史传文风的振起 | 第147-159页 |
第五章 《汉书》的叙事艺术(下) | 第159-211页 |
第一节 叙事框架 | 第159-171页 |
一 灵活多变的叙事模式 | 第159-164页 |
二 叙事的块状特征 | 第164-168页 |
三 依事立体 | 第168-171页 |
第二节 叙事的一般特点 | 第171-188页 |
一 典型化叙事 | 第171-172页 |
二 善于营造情境 | 第172-174页 |
三 独到的战争描写 | 第174-176页 |
四 注重突出细节 | 第176-180页 |
五 叙事风格多变 | 第180-182页 |
六 对比、断续之法 | 第182-184页 |
七 讲究遣词用字 | 第184-188页 |
第三节 叙事的调节 | 第188-200页 |
一 精美的景物描写 | 第189-192页 |
二 "列女"角色的穿插 | 第192-194页 |
三 合理的虚构艺术 | 第194-196页 |
四 诗歌的调节作用 | 第196-199页 |
五 以叙事作为调节 | 第199-200页 |
第四节 幽默讽刺的笔法 | 第200-211页 |
附录 先秦史著叙事理路的嬗变 | 第211-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227页 |
致谢 | 第227-2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