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内部控制目标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1.2.2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存货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存货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 第16页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2.3 权变管理理论 | 第17页 |
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3 S公司存货内控现状 | 第19-34页 |
3.1 S公司简介 | 第19-20页 |
3.2 S公司存货现状 | 第20-22页 |
3.3 S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 第22-34页 |
3.3.1 存货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 第24-26页 |
3.3.2 存货验收与入库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 第26-28页 |
3.3.3 存货仓储与保管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 第28-29页 |
3.3.4 存货领用与发出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 第29-31页 |
3.3.5 存货盘点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 第31-33页 |
3.3.6 存货报废与处置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 第33-34页 |
4 S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4-52页 |
4.1 S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4-42页 |
4.1.1 存货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4.1.2 存货入库环节存在问题 | 第38-39页 |
4.1.3 仓库管理环节存在问题 | 第39-41页 |
4.1.4 存货领用与发出环节存在问题 | 第41-42页 |
4.1.5 存货盘点环节存在问题 | 第42页 |
4.2 S公司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52页 |
4.2.1 信息系统运用不够成熟 | 第42-43页 |
4.2.2 公司组织结构的限制 | 第43-45页 |
4.2.3 管理层对存货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45-46页 |
4.2.4 公司对存货内部控制缺乏激励机制 | 第46-49页 |
4.2.5 存货管理难度大 | 第49-52页 |
5 优化S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的建议 | 第52-58页 |
5.1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 第52-55页 |
5.1.1 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 | 第53-54页 |
5.1.2 完善存货内部控制相关的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5.1.3 引进存货内部控制相关的专业人才 | 第55页 |
5.2 加强存货内部控制的检查与监督 | 第55-56页 |
5.2.1 规范日常检查程序 | 第55页 |
5.2.2 加大专项检查执行力度 | 第55-56页 |
5.2.3 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 第56页 |
5.2.4 追踪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的整改情况 | 第56页 |
5.3 加强与存货相关的信息沟通 | 第56-57页 |
5.3.1 收集存货内部控制相关信息 | 第56页 |
5.3.2 及时修订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 第56页 |
5.3.3 重视相关信息的传递工作 | 第56-57页 |
5.4 重视风险管理 | 第57-58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58-60页 |
6.1 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6.2 启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