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回售模式下业绩补偿终止的动因及影响研究--以吉艾科技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 业绩补偿协议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1.1 业绩补偿协议的性质 | 第14-15页 |
2.1.2 业绩补偿协议的作用 | 第15-16页 |
2.1.3 业绩补偿协议的风险 | 第16页 |
2.2 资产出售与绩效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7-19页 |
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3.1 并购概念 | 第19页 |
3.2 业绩补偿协议概述 | 第19-20页 |
3.2.1 业绩补偿协议概念 | 第19页 |
3.2.2 业绩补偿协议的构成 | 第19-20页 |
3.2.3 业绩补偿协议的分类 | 第20页 |
3.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3.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3.3.2 实物期权理论 | 第21页 |
3.3.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3.3.4 博弈理论 | 第22-23页 |
4 吉艾科技并购安埔胜利案例介绍 | 第23-31页 |
4.1 吉艾科技公司概况 | 第23-24页 |
4.2 安埔胜利公司概况 | 第24-25页 |
4.3 并购动因 | 第25-26页 |
4.3.1 政策形势推动 | 第25页 |
4.3.2 产业布局需求 | 第25-26页 |
4.3.3 打造协同效应 | 第26页 |
4.4 并购及业绩补偿终止过程 | 第26-31页 |
4.4.1 并购概况 | 第26-28页 |
4.4.2 业绩补偿协议介绍 | 第28页 |
4.4.3 业绩补偿协议终止过程 | 第28-31页 |
5 吉艾科技终止业绩补偿的动因和影响分析 | 第31-49页 |
5.1 业绩补偿协议终止的方式与动因概述 | 第31-33页 |
5.1.1 业绩补偿协议终止的方式 | 第31页 |
5.1.2 业绩补偿协议终止的动因 | 第31-33页 |
5.2 吉艾科技业绩补偿协议终止的动因分析 | 第33-41页 |
5.2.1 外部动因 | 第33-34页 |
5.2.2 内部动因 | 第34-41页 |
5.3 并购回售模式下终止业绩补偿的影响分析 | 第41-49页 |
5.3.1 对市场方面的影响 | 第41-43页 |
5.3.2 对公司方面的影响 | 第43-4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9-53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建议 | 第49-53页 |
6.2.1 对并购公司的建议 | 第49-51页 |
6.2.2 对标的公司的建议 | 第51页 |
6.2.3 对中小投资者的建议 | 第51页 |
6.2.4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