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写词清单 | 第15-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9页 |
1.2 宽带低截获雷达信号的发展与现状 | 第19-26页 |
1.3 随机雷达信号与极化技术的结合 | 第26-27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 第27-31页 |
第2章 宽带低截获雷达信号模型 | 第31-51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宽带低截获概率雷达基础 | 第32-35页 |
2.2.1 宽带低截获概率雷达技术 | 第32-34页 |
2.2.2 宽带低截获雷达波形的设计要求 | 第34-35页 |
2.3 雷达信号理论基础 | 第35-39页 |
2.3.1 脉冲压缩 | 第35-38页 |
2.3.2 模糊函数 | 第38-39页 |
2.4 低截获雷达信号模型 | 第39-49页 |
2.4.1 线性调频信号 | 第39-42页 |
2.4.2 非线性调频信号 | 第42-43页 |
2.4.3 相位编码信号 | 第43-45页 |
2.4.4 随机雷达信号 | 第45-48页 |
2.4.5 随机极化雷达信号 | 第48-49页 |
2.5 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非线性调频信号模型的处理方法 | 第51-65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非线性调频信号的波形设计 | 第52-54页 |
3.3 非线性调频信号去斜处理方法 | 第54-58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58-60页 |
3.5 实验验证 | 第60-63页 |
3.6 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随机雷达信号模型及其处理方法 | 第65-113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低旁瓣随机雷达信号 | 第66-77页 |
4.2.1 信号模型 | 第67-68页 |
4.2.2 数值仿真 | 第68-76页 |
4.2.3 实验验证结果 | 第76-77页 |
4.3 线性调频随机雷达信号 | 第77-101页 |
4.3.1 信号模型 | 第78-87页 |
4.3.2 基于去斜处理方法的脉冲压缩 | 第87-90页 |
4.3.3 数值仿真 | 第90-101页 |
4.4 伪码-线性调频复合调制信号 | 第101-111页 |
4.4.1 伪码调相与线性调频复合信号去斜处理方法 | 第101-106页 |
4.4.2 点目标仿真分析 | 第106-108页 |
4.4.3宽带多载频地面运动目标成像实验 | 第108-111页 |
4.5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5章 随机极化雷达信号 | 第113-135页 |
5.1 引言 | 第113-114页 |
5.2 电磁波的极化及其表征 | 第114-117页 |
5.2.1 电磁场的基本特性 | 第114-115页 |
5.2.2 Jones矢量 | 第115页 |
5.2.3 Stokes矢量 | 第115-117页 |
5.2.4 极化度 | 第117页 |
5.3 随机极化雷达信号 | 第117-122页 |
5.3.1 随机雷达信号与极化技术的结合 | 第117-122页 |
5.4 随机极化雷达信号低截获性能分析 | 第122-125页 |
5.4.1 基于组合熵的低截获性能评估 | 第122-125页 |
5.5 基于回波极化度的有源转发式干扰鉴别方法 | 第125-133页 |
5.5.1 有源转发式干扰鉴别方案 | 第125-126页 |
5.5.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126-133页 |
5.6 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5-139页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5-13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36-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3页 |
致谢 | 第153-15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