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冬凌草二萜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缩略词列表第15-17页
前言第17-19页
第一章 冬凌草二萜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第19-47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19-28页
        1.1.1 植物材料第19页
        1.1.2 菌株与载体第19页
        1.1.3 实验试剂第19-20页
        1.1.4 主要仪器第20页
        1.1.5 冬凌草各组织RNA的提取第20-21页
        1.1.6 候选二萜合酶基因的筛选第21页
        1.1.7 目的基因全长的克隆及测序第21-26页
        1.1.8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蛋白功能预测第26页
        1.1.9 目的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26-28页
    1.2 结果与分析第28-45页
        1.2.1 RNA提取结果第28-29页
        1.2.2 转录组结果分析第29-33页
        1.2.3 目的基因cDNA的获得第33页
        1.2.4 目的基因分子序列初步分析第33-35页
        1.2.5 目的蛋白功能预测第35-44页
        1.2.6 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44-45页
    1.3 讨论第45-47页
第二章 冬凌草Ⅱ型二萜合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功能研究第47-6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47-55页
        2.1.1 菌种与载体第47-48页
        2.1.2 主要试剂第48页
        2.1.3 主要仪器第48-49页
        2.1.4 目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9-50页
        2.1.5 目的蛋白的原核表达第50-51页
        2.1.6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51-52页
        2.1.7 蛋白检测和定量第52-53页
        2.1.8 重组蛋白的功能鉴定第53-55页
        2.1.9 IrCPS3 定点突变研究第5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55-61页
        2.2.1 目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5-57页
        2.2.2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第57-58页
        2.2.3 目的蛋白的功能鉴定第58-60页
        2.2.4 IrCPS3 定点突变研究第60-61页
    2.3 讨论第61-62页
第三章 冬凌草Ⅰ型二萜合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功能研究第62-7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62-65页
        3.1.1 菌种与载体第62页
        3.1.2 主要试剂第62-63页
        3.1.3 主要仪器第63页
        3.1.4 目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3页
        3.1.5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63页
        3.1.6 目的蛋白的功能鉴定第63-64页
        3.1.7 酶促动力学分析第64-6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5-72页
        3.2.1 目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5-66页
        3.2.2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第66-68页
        3.2.3 重组蛋白的功能鉴定第68-70页
        3.2.4 IrKSL6 双功能酶促动力学分析第70-72页
    3.3 讨论第72-76页
第四章 IrKSL3 基因可变剪切研究第76-8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6-79页
        4.1.1 植物材料、菌种及载体第76页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76页
        4.1.3 基因序列分析第76-78页
        4.1.4 重组蛋白的功能鉴定第78页
        4.1.5 定点突变研究第78-7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9-82页
        4.2.1 基因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第79-80页
        4.2.2 IrKSL3a生化功能鉴定第80-81页
        4.2.3 突变体生化功能鉴定第81页
        4.2.4 蛋白同源序列分析第81-82页
    4.3 讨论第82-84页
结语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100页
文献综述第100-117页
    参考文献第110-117页
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论文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旋转火箭弹用微惯性测量系统性能增强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补肾生髓成肝”肝癌第三级预防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