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小分子醛类的概述 | 第10-13页 |
1.1.1 小分子醛类的来源 | 第10-11页 |
1.1.2 小分子醛类的检测意义 | 第11-12页 |
1.1.3 小分子醛类的检测流程 | 第12-13页 |
1.2 常用醛类化合物衍生方法及其特点 | 第13-19页 |
1.2.1 衍生化反应简介 | 第13-14页 |
1.2.2 醛类衍生化方法 | 第14-19页 |
1.2.2.1 肼衍生法 | 第14-15页 |
1.2.2.2 肟化反应 | 第15-16页 |
1.2.2.3 还原氨化反应 | 第16-18页 |
1.2.2.4 环化缩合反应 | 第18-19页 |
1.3 常用醛类化合物检测技术及其特点 | 第19-24页 |
1.3.1 样品前处理技术 | 第19-20页 |
1.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20页 |
1.3.3 色谱法 | 第20-24页 |
1.3.3.1 气相色谱法 | 第20-22页 |
1.3.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2-24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思路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基于硝酮化的柱前衍生及其在糠醛检测中的应用 | 第25-52页 |
2.1 引言 | 第25-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2.2.2 HAHC荧光性质分析 | 第28-29页 |
2.2.3 糠醛类化合物的衍生 | 第29页 |
2.2.4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第29-30页 |
2.2.5 NanoLC-ESI-MS分析 | 第30页 |
2.2.6 实际样品前处理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51页 |
2.3.1 HAHC的荧光性质 | 第31-33页 |
2.3.2 HAHC对糠醛荧光衍生 | 第33-35页 |
2.3.3 衍生条件优化 | 第35-38页 |
2.3.4 混合糠醛的分离与检测 | 第38-43页 |
2.3.5 方法学验证 | 第43-44页 |
2.3.6 衍生效率测定 | 第44-45页 |
2.3.7 实际样品分析 | 第45-47页 |
2.3.8 与常用检测方法的对比 | 第47-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不同水体中痕量脂肪醛的检测 | 第52-71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3.2.2 脂肪醛化合物的衍生 | 第54-55页 |
3.2.3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第55页 |
3.2.4 UPLC-QTOF-MS分析 | 第55-56页 |
3.2.5 水样品前处理 | 第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9页 |
3.3.1 HAHC对己醛的荧光衍生 | 第56-57页 |
3.3.2 衍生条件优化 | 第57-59页 |
3.3.3 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 第59页 |
3.3.4 混合脂肪醛的分离与检测 | 第59-62页 |
3.3.5 方法学验证 | 第62-63页 |
3.3.6 实际样品分析 | 第63-67页 |
3.3.7 与常用检测方法的对比 | 第67-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四章 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脂肪醛分析 | 第71-77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2-74页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72-73页 |
4.2.2 血清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 第73-74页 |
4.2.3 衍生方法 | 第7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4-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附录A HAHC合成路线及核磁图谱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