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问题提出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3-14页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第二章 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个性化教学理论 | 第19-20页 |
(一)个性化教学理论的内涵 | 第19-20页 |
(二)个性化教学理论与小班化教学 | 第20页 |
二、合作学习理论 | 第20-23页 |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合作学习理论与小班化教学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调查现状及结果分析 | 第23-33页 |
一、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调查现状 | 第23-25页 |
(一)班级规模与教学设施层面 | 第23-24页 |
(二)教师层面 | 第24-25页 |
(三)学生层面 | 第25页 |
二、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一)小班化教学环境未能得到改造 | 第25-26页 |
(二)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能力欠缺 | 第26-27页 |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 第27-28页 |
(四)教师教学手段落后 | 第28页 |
(五)教师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第28-29页 |
(六)学生学习习惯未能养成 | 第29-30页 |
(七)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 第30-31页 |
三、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3页 |
(一)农村地区资源短缺,教师资源配置不均、结构失衡 | 第31-32页 |
(二)教师缺乏系统培训,教学理念陈旧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实施对策 | 第33-49页 |
一、完善小班化教学环境建设 | 第33-35页 |
(一)班级物理环境建设 | 第34-35页 |
(二)班级心理环境建设 | 第35页 |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第35-36页 |
(一)对农村小学加大资源投入,实现师资均衡分配 | 第35-36页 |
(二)对农村教师落实专项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 第36页 |
三、改革教师教学方式 | 第36-40页 |
(一)基于差异的小班化教学要求 | 第36-39页 |
(二)差异教学策略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 第39-40页 |
四、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 第40-42页 |
(一)小班化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 第40-41页 |
(二)小班化教学评价的方法 | 第41-42页 |
五、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 第42-49页 |
(一)基于自主学习的小班化教学要求 | 第42-45页 |
(二)基于合作学习的小班化教学要求 | 第45-46页 |
(三)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6-49页 |
结束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一 | 第55-57页 |
附录二 | 第57-59页 |
附录三 | 第59-61页 |
附录四 | 第61-63页 |
附录五 | 第63-65页 |
附录六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