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第9-2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相关概念 | 第9-12页 |
·玩具结构 | 第9页 |
·假装游戏 | 第9-11页 |
·社会观点采择 | 第11页 |
·叙事能力 | 第11-12页 |
·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2-13页 |
·罗比·凯斯的过程-结构论 | 第13页 |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 第13-14页 |
·薛尔曼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理论 | 第14-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5-22页 |
·玩具对幼儿假装游戏的影响 | 第16页 |
·儿童游戏中的社会观点采择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儿童游戏中的叙事能力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22-24页 |
·已有研究的局限 | 第22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构想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2-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23页 |
·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玩具结构对幼儿假装游戏中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叙事能力的影响 | 第24-57页 |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32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实验设计 | 第24-26页 |
·研究材料 | 第26页 |
·玩具材料 | 第26页 |
·DV摄像机 | 第26页 |
·工作记忆测验 | 第26页 |
·研究程序 | 第26-28页 |
·玩具选择 | 第27页 |
·游戏室选择 | 第27页 |
·被试配对 | 第27页 |
·进行实验 | 第27-28页 |
·研究工具 | 第28-31页 |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评分标准 | 第28-30页 |
·叙事结构复杂度评定标准 | 第30-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转录 | 第31页 |
·编码 | 第31-32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2-45页 |
·研究结果Ⅰ:量化研究 | 第32-37页 |
·被试人口统计学信息 | 第32-33页 |
·工作记忆与社会观点采择、叙事结构复杂度的皮尔逊相关 | 第33-34页 |
·年龄和玩具结构对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年龄和玩具结构对儿童叙事结构复杂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儿童叙事结构复杂度与社会观点采择的关系 | 第37页 |
·研究结果Ⅱ:内容分析 | 第37-45页 |
·个人生活故事 | 第37-39页 |
·成人指导 | 第39-40页 |
·情感表达 | 第40-43页 |
·真实与假装的界限 | 第43-45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5-57页 |
·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一般发展趋势 | 第45-48页 |
·幼儿叙事结构复杂度的一般发展趋势 | 第48-52页 |
·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和叙事结构复杂度的关系 | 第52页 |
·总体讨论 | 第52-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部分 结论建议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1 结论与建议 | 第57-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建议 | 第57-58页 |
2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