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第一章 猪链球菌病简述 | 第11-31页 |
1 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1 易感动物 | 第12页 |
1.2 传播途径 | 第12-13页 |
1.3 季节性 | 第13页 |
1.4 临床症状及诊断 | 第13-14页 |
1.5 国内外猪链球菌病流行状况 | 第14-16页 |
2 猪链球菌检测与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31页 |
2.1 微生物学检测与鉴定方法 | 第16-18页 |
2.2 免疫学检测与鉴定方法 | 第18-21页 |
2.3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方法 | 第21-29页 |
2.4 动物试验 | 第29-31页 |
下篇 试验部分 | 第31-71页 |
第二章 鉴别猪链球菌2型强弱毒株三重PCR方法的建立与检测试剂盒研制 | 第31-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1.1 菌株 | 第32-33页 |
1.2 试剂及仪器 | 第33-34页 |
1.3 细菌培养 | 第34页 |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4页 |
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4页 |
1.6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34-35页 |
1.7 特异性试验 | 第35页 |
1.8 敏感性试验 | 第35-36页 |
1.9 试剂盒的重复性试验与设计组装 | 第36-37页 |
2 结果 | 第37-43页 |
2.1 PCR | 第37-40页 |
2.2 试剂盒的重复性试验结果与设计组装 | 第40-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鉴定猪链球菌新血清型(CHZM型)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试剂盒研制 | 第45-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1.1 菌株 | 第46-47页 |
1.2 试剂及仪器 | 第47页 |
1.3 细菌培养 | 第47页 |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7页 |
1.5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7页 |
1.6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47页 |
1.7 特异性试验 | 第47-48页 |
1.8 敏感性试验 | 第48页 |
1.9 试剂盒的重复性试验与设计组装 | 第48-49页 |
2 结果 | 第49-55页 |
2.1 PCR | 第49-53页 |
2.2 试剂盒的重复性试验结果与设计组装 | 第53-55页 |
3 讨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产细菌素猪链球菌的筛选及基因簇功能分析 | 第57-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3页 |
1.1 材料 | 第58-60页 |
1.2 方法 | 第60-63页 |
2 结果 | 第63-69页 |
2.1 产类细菌素菌株的筛选 | 第63-64页 |
2.2 产类细菌素菌株定型试验 | 第64-65页 |
2.3 scnA和nisinA基因检测 | 第65页 |
2.4 suicin024的粗提及特性分析 | 第65-66页 |
2.5 suicin024的初步分离及质谱鉴定 | 第66-67页 |
2.6 suicin024基因簇功能分析 | 第67-68页 |
2.7 缺失株验证 | 第68-69页 |
2.8 LD50测定 | 第69页 |
3 结论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