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分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2页 |
一、问题意识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研究难点、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中立帮助行为概述 | 第12-17页 |
第一节 中立帮助行为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中立帮助行为的概念 | 第12-14页 |
二、中立帮助行为与帮助行为 | 第14页 |
第二节 中立帮助行为的特点 | 第14-17页 |
一、中立性 | 第15-16页 |
二、片面帮助性 | 第16页 |
三、对象行为违法性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之争 | 第17-35页 |
第一节 全面可罚说 | 第17-18页 |
一、主要观点 | 第17页 |
二、中立帮助行为不具有全面可罚性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部分可罚说 | 第18-35页 |
一、主观说 | 第18-20页 |
二、客观说 | 第20-30页 |
三、折中说 | 第30-35页 |
第三章 综合说之提倡 | 第35-51页 |
第一节 综合说之涵义 | 第35-41页 |
一、主观方面:确定的故意 | 第35-38页 |
二、客观方面:实质促进正犯法益侵害结果的实现 | 第38-39页 |
三、不法阻却:业务规则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综合说提倡之理论依据 | 第41-46页 |
一、部分犯罪共同说的共同犯罪本质 | 第41-42页 |
二、混合惹起说的共犯处罚根据 | 第42-44页 |
三、正犯结果促进说的帮助犯因果关系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综合说提倡之立法依据 | 第46-51页 |
一、刑法总则依据 | 第46-47页 |
二、刑法分则依据 | 第47-51页 |
第四章 综合说之运用 | 第51-58页 |
第一节 销售中立帮助行为 | 第51-53页 |
一、以日常危险物品为销售对象 | 第51-52页 |
二、以日常用品为销售对象 | 第52-53页 |
第二节 网络中立帮助行为 | 第53-55页 |
一、网络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标准 | 第53-54页 |
二、以“快播案”为例的实证分析 | 第54-55页 |
第三节 运输中立帮助行为 | 第55-58页 |
一、人作为运输对象 | 第55-56页 |
二、货物作为运输对象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