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权力在社区矫正中的运作研究--以S市G镇司法所为例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导言 | 第7-18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8-9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9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一)关于社区矫正的文献 | 第9-12页 |
| (二)关于规训权力的文献 | 第12-15页 |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一)个案研究法 | 第15页 |
| (二)深度访谈法 | 第15页 |
| (三)参与观察法 | 第15-16页 |
| 五、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 (一)创新性 | 第17页 |
| (二)局限性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一)权力 | 第18-19页 |
| (二)规训权力 | 第19页 |
| (三)社区矫正 | 第19-20页 |
| 二、理论框架 | 第20-24页 |
| (一)理论基础: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 | 第20-22页 |
| (二)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社区矫正中的规训权力运作 | 第24-36页 |
| 一、规训技术 | 第24-30页 |
| (一)对空间的控制 | 第24-25页 |
| (二)对时间的控制 | 第25-27页 |
| (三)知识话语体系下对身体的控制 | 第27-30页 |
| 二、规训手段 | 第30-36页 |
| (一)层级监视 | 第30-32页 |
| (二)规范化裁决 | 第32-33页 |
| (三)检查:规范化的凝视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矫正对象对规训权力的应对 | 第36-43页 |
| 一、矫正对象的主体能动性 | 第36页 |
| 二、矫正对象对规训权力的应对策略 | 第36-43页 |
| (一)应对的方式 | 第37-41页 |
| (二)对反抗的认识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驯顺的身体”与“人”的恢复 | 第43-47页 |
| 一、社区矫正与“驯顺的身体” | 第43-44页 |
| 二、社区矫正与“人”的恢复 | 第44-47页 |
| 第五章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 第47-51页 |
| 一、审视专业价值 | 第47-48页 |
| 二、明确专业定位 | 第48-49页 |
| 三、提供专业服务 | 第49-50页 |
| 四、重构话语体系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附录 | 第57-58页 |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