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 | 第10页 |
(二)提倡加强文化基础课教育 | 第10-11页 |
(三)中职数学课面临着许多问题 | 第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四、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概述 | 第16-2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第16页 |
(二)有效教学 | 第16-17页 |
(三)中职数学有效教学 | 第17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第18页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19页 |
(四)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三、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特征与要素 | 第20-22页 |
(一)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特征 | 第20页 |
(二)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要素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现状 | 第22-29页 |
一、中职生有效学习现状 | 第22-25页 |
(一)数学入学成绩 | 第23页 |
(二)数学学习状况 | 第23-25页 |
二、教师有效教学现状 | 第25-26页 |
(一)教师教学情况 | 第25-26页 |
(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 第26页 |
三、数学教材现状 | 第26-27页 |
四、数学课时安排现状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一、学生的原因 | 第29-30页 |
(一)学习数学兴趣不高 | 第29页 |
(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 第29-30页 |
(三)数学学习习惯较差 | 第30页 |
二、教师的原因 | 第30-32页 |
(一)欠妥的教学安排 | 第30-31页 |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 | 第31页 |
(三)单一的评价形式 | 第31-32页 |
三、教材的原因 | 第32页 |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 第32页 |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较差 | 第32页 |
四、学校的原因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 第34-48页 |
一、明确中职数学教学目标 | 第34页 |
二、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 第34-39页 |
(一)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 第34-35页 |
(二)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 第35-36页 |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第36-38页 |
(四)关注学生情感因素 | 第38-39页 |
三、优化教师有效教学 | 第39-44页 |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 第39-40页 |
(二)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 第40-43页 |
(三)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 | 第43-44页 |
(四)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 | 第44页 |
四、优化中职数学教学内容 | 第44-48页 |
(一)合理整合教材 | 第45页 |
(二)编制校本教材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一 | 第51-53页 |
附录二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