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评价体系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京承古御道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5-17页
        1.3.1 概念界定第15-16页
        1.3.2 理论基础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7-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创新点第18页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8-20页
        1.5.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2 基本框架第19-20页
2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评价体系的构建第20-35页
    2.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第20-21页
        2.1.1 构建原则第20页
        2.1.2 评价方法第20-21页
    2.2 线性文化遗产特征构成第21-22页
    2.3 评价指标的确立第22-31页
        2.3.1 沿线遗产资源条件第22-29页
        2.3.2 沿线文化传播程度第29-31页
    2.4 评价权重的确定第31-35页
3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第35-58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35-39页
        3.1.1 京承古御道概况第35-37页
        3.1.2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概况第37-39页
    3.2 线性文化遗产特征分析第39页
    3.3 数据来源第39-40页
    3.4 评价评定第40-41页
        3.4.1 数据赋值第40页
        3.4.2 评价结果第40-41页
    3.5 结果分析第41-58页
        3.5.1 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第41-46页
        3.5.2 自然遗产景观评价第46-51页
        3.5.3 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第51-54页
        3.5.4 传播展示评价第54-56页
        3.5.5 整体评价第56-58页
4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第58-63页
    4.1 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第58-60页
    4.2 自然遗产景观方面第60-61页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第61页
    4.4 传播展示方面第61-63页
5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5.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第71-99页
致谢第99-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郭靖宇导演红色传奇剧研究
下一篇:新世纪中华文化在法国传播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