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宇导演红色传奇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对于郭靖宇红色传奇作品的人物形象研究 | 第10页 |
(二)对于郭靖宇红色传奇作品的叙事内容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对于郭靖宇红色传奇作品的叙事策略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燕赵文化濡染的红色传奇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慷慨悲歌与抗日传奇 | 第14-17页 |
一、慷慨悲壮的爱国情怀 | 第15-16页 |
二、英雄的悲壮之美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农耕文化与革命烽火 | 第17-20页 |
一、构建乡土景观 | 第18-19页 |
二、讲述农民故事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诚义燕赵与家国情怀 | 第20-23页 |
一、“忠、孝”的描摹 | 第20-21页 |
二、“诚义”情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传奇人物系列化和类型化 | 第23-36页 |
第一节 书写男性传奇 | 第23-27页 |
一、有缺陷的“新英雄” | 第23-25页 |
二、侠义的“土匪” | 第25-26页 |
三、革命的领路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在抗争中成长的女性 | 第27-31页 |
一、为爱情而反抗的痴情女性 | 第27-28页 |
二、为革命而反抗的战斗女性 | 第28-29页 |
三、为命运而反抗的刚毅女性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类型化的反面人物 | 第31-36页 |
一、男权社会的维护者 | 第32-33页 |
二、脸谱化的汉奸特务 | 第33-34页 |
三、复杂化的反动军阀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多元化的红色传奇叙事 | 第36-50页 |
第一节“无奇不传”的叙事风格 | 第36-41页 |
一、大跨度的故事鸿沟 | 第37-38页 |
二、情节设计陌生化 | 第38-39页 |
三、叙事视角平民化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叙事的多维与固化 | 第41-46页 |
一、多线缠绕叙事 | 第41-42页 |
二、对比叙事 | 第42-43页 |
三、悬念叙事 | 第43-45页 |
四、叙事的模式化 | 第45-46页 |
第三节 视听语言风格化 | 第46-50页 |
一、场景画面再现历史 | 第46-47页 |
二、色彩的主观化 | 第47-48页 |
三、音乐表意功能的强化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