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分析路线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企业并购绩效与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2.1 企业并购绩效及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1.1 企业并购的含义 | 第19页 |
2.1.2 并购绩效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3 并购绩效的分析方法 | 第20页 |
2.2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2.2.1 平衡计分卡背景 | 第20-22页 |
2.2.2 平衡计分卡的四维理论 | 第22-24页 |
2.2.3 平衡计分卡的四维平衡关系 | 第24-26页 |
3.桂林旅游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第26-41页 |
3.1 并购公司双方及并购事件概况 | 第26-31页 |
3.1.1 桂林旅游公司概况 | 第26-27页 |
3.1.2 漓江大瀑布饭店概况 | 第27页 |
3.1.3 并购的过程 | 第27-28页 |
3.1.4 并购的动因 | 第28-30页 |
3.1.5 并购的预期目的 | 第30-31页 |
3.2 桂林旅游传统并购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第31-36页 |
3.2.1 桂林旅游股份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目标 | 第31页 |
3.2.2 桂林旅游股份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现行方式 | 第31-32页 |
3.2.3 桂林旅游股份公司传统指标的并购绩效表现 | 第32-34页 |
3.2.4 桂林旅游公司现行并购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3.3 桂林旅游公司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6-41页 |
3.3.1 桂林旅游公司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第36-38页 |
3.3.2 桂林旅游公司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第38-41页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桂林旅游并购漓江大瀑布绩效评价 | 第41-58页 |
4.1 财务维度分析 | 第41-48页 |
4.1.1 偿债能力 | 第42-43页 |
4.1.2 营运能力 | 第43-45页 |
4.1.3 成长能力 | 第45-46页 |
4.1.4 盈利能力 | 第46-48页 |
4.2 客户维度分析 | 第48-51页 |
4.2.1 品牌形象 | 第48-50页 |
4.2.2 市场份额 | 第50-51页 |
4.2.3 客户满意度 | 第51页 |
4.3 内部流程维度分析 | 第51-53页 |
4.3.1 运营流程 | 第51-52页 |
4.3.2 售后服务 | 第52页 |
4.3.3 规模经济 | 第52-53页 |
4.4 学习与成长维度分析 | 第53-56页 |
4.4.1 人员构成 | 第53-55页 |
4.4.2 文化认同感 | 第55页 |
4.4.3 研发与技术 | 第55-56页 |
4.5 案例小结 | 第56-58页 |
5.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并购绩效评价的启示与建议 | 第58-6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8-60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60-61页 |
5.2.1 增加信息来源的渠道 | 第60-61页 |
5.2.2 评价拓展为管理 | 第61页 |
5.2.3 深化并购后的整合 | 第61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